期货公司数字化转型“火热”进行中 金融科技赋能行业提质提效

财联社6月21日讯(编辑 陈侃迪)今日上午,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正式开幕,不少金融公司以及实体企业纷纷亮相展示创新成果,而这其中也不乏期货公司的身影。

财联社注意到,近几年,期货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据媒体报道,2017年至2022年期间证券公司在信息技术领域累计投入近1500亿元。

而期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已是大趋所势,应用好金融科技,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则成为期货公司突围发展的必经之路。

那么什么是期货公司数字化?又该如何赋能?

中期协发文指出,当前期货公司的各类系统普遍缺乏对业务的整体支持,各类业务数据存放分散,信息隔离,缺乏整合。因此,期货公司在操作层面上完全依靠人工在各个孤岛系统中完成信息数据的调阅、同步、审核等操作,导致工作效率低、耗时长、人力成本高、业务风险大。

头部期货公司正引领数字化,独创“利器”提升服务质量

中期协还指出,相比操作层面的痛点更重要的是,随着期货公司多元化业务的开展,数据信息割裂情况将愈发严重,不仅体现在期货经纪账户内部的管理方面,甚至经纪账户、资产管理账户、基金账户、风险子公司账户之间的客户数据均处于割裂状态。作为公司最核心资产的客户数据,不仅得不到有效的挖掘管理,甚至难以做到直观的查阅。

专攻金融数字化的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总的来说,数字化就是通过数据的使用来创新业务形态。在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只是基础,而在数字化过程中,数据是生产力。但在实际业务中,信息化和数据化也是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期货公司的数字化程度相比证券、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都要弱得多,相当一部分期货公司的发展仍然高度依赖经纪业务。” 上述负责人表示,期货公司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搭建起属于自己的信息系统。国内某些头部期货公司,其数字化进程较快,拥有高便利性的期货交易APP。这些APP能够提供24小时开户、实时行情展示、综合财富管理等服务,在获客、留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对于数字化如何具体赋能期货公司,某期货公司总经理陈先生向财联社介绍到,目前该公司以基本面研究为核心,构建了宏观、产业与市场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独创“5W”风险管理系统,围绕产业企业在基差、点价、套保与库存管理等核心环节,形成趋势研判、基差预判、阶段定价、动态套保、库存量化与策略定制一系列特色服务模块。

他表示,其公司旗下数智量化平台,不仅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更以科技金融的力量,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创新举措,正是利用先进技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生动体现。

财联社还注意到,其他期货公司也纷纷有自己独创的“利器”。例如,华南一期货公司通过完成商业智能(BI)平台建设,包括自助分析、可视化大屏等能力,建设员工平台(RPA),实现交割结算等;中部一家期货公司多个部门则成功将RPA技术应用于开闭市、交易巡检、网关重启、机器重启等日常运维工作中,有效规避了人为操作失误,实现了多系统多机器同时操作。

据财联社了解,华南一家期货公司则是早早在2021就运用了包括OCR技术、人脸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双向视频和数字证书等金融科技技术,对客户的身份进行多重识别和认证。同时,系统也利用Workflow流程引擎技术,支持了业务流程的动态引擎配置和技术手段的场景配置。

此外,前述某期货公司总经理陈先生还向财联社总结,如何让员工接受并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变化,培养他们的数字化技能和思维,也是期货公司应该关注的重点。期货机构需要构建一种支持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文化,鼓励创新和变革,打破传统的层级和部门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