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科技王硕:数字化转型核心是赋能业务发展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2021年6月2日,由《中国经营报》和中经未来主办的2021中国企业竞争力夏季峰会在京举行。
本届峰会携手顶级学者与企业领袖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新应用场景、行业新业态等重点议题,共话产业数字化的无限可能,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助推各行各业在变量之中寻找新的契机,突破商业边界,激荡创新思维,求索未来发展之道。
光大科技创新总监兼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硕表示,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IT规划,单纯使用云、AI、区块链等新技术并非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而仅仅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过程。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对业务发展实现赋能,以技术为起点,带动整个业务的转型升级发展。
产业赋能
据王硕介绍,光大科技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就是赋能光大集团,既包括集团本部,也包括支持赋能光大集团内部兄弟公司,同时还在积极探索开展国企、银行等对外赋能。因为光大集团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投资等金融全业态,同时也拥有中青旅、光大环境、嘉事堂、光大养老、光大医疗健康等实业板块。在赋能金控和多业态兄弟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光大科技积累了庞大的实践经验,非常有价值。
“比如我们服务光大银行,包括其他一些外部银行客户,如何实现‘三升两降’,即提升收益、客户数量、用户体验,降低风险、成本,我们觉得这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根本的目标。光大集团在2018年开始实施“敏捷、科技、生态”三大战略转型,这就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王硕认为。
他表示,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当中,光大科技正在探索“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支持数字光大建设,实现从线下到线上,各业态的互联互通,同时把数据治理好、把客户服务好;第二步,在建设好数字光大的基础上,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赋能业务智能化发展,构建智慧光大体系;第三步,实现内外互联、生态协同,构建平台光大。按照光大集团的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在2022年将全面建成数字光大体系,在2025年建成智慧光大。
“从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来看,实现业务数字化和创新数字化业务是两个重要探索方向。”王硕认为。
他进一步分析称,业务数字化和数字化业务,两者虽然词语相近但意义完全不同。实现业务的数字化,是因为企业有很多的线下存量业务,通过上网上云等方式,在保持整个业务平稳的前提下迁移、升级、提质增效。比如金融行业,很多线下业务,可以用技术实现数字化升级改良。“实践中,我们是用小步快跑的办法来实现,将原有通过网点的业务、一些线下需要人工办理的业务,实现线上迁移。这部分传统业务的线上化是有很大价值的。”王硕指出。
对于数字化业务,就是如何用数字能力构建新的获客方式、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他认为是一个颠覆过程或者新商业模式的探索过程,采用数字新手段重组原来的一些新的业务服务模式,产生化学反应。比如原来服务小微企业,更多的是看抵押物或者相关核心企业的信用分享等,但是现在通过一些物联网+大数据方法,了解它的真实生产经营和流水信息,进而开展在线信用贷款服务,它不依赖传统的抵押担保,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新的信贷流程和模式,有助于破解小微融资难题,这就是一种数字化业务探索。同样,当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部分探索,也是实现原来一级供应商到多级供应商的信用穿透和电子票据拆分,解决这些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也是数字化业务的创新。
“整个数字化转型,都将是依托业务场景,围绕数据、上云互联等新技术,促进生产力提升,优化生产关系,进而再推动生产力的变化。”王硕表示,这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迭代中互补
随着互联网银行的出现和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金融行业的业态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传统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王硕认为,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现在纷纷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但是相比新兴的互联网银行可能在转型效率、模式,以及数字化程度上有一定差异,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方起步阶段不同。国内互联网银行是在2014年之后陆续设立,这些机构起点高,没有存量业务和包袱,更愿意运用一些新技术开展互联网业务拓展。而传统银行有很多存量业务和系统,其业务本身和特点对业务连续性、稳定性、安全性都有很高要求,因此互联网应用更加稳健。二是互联网银行以零售和小微为主,没有线下渠道,显得互联网色彩更浓。而传统银行不仅有零售业务,还有对公业务,同时还是线上业务和线下网点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可能显得互联网色彩淡一些。
“目前,传统银行和新兴互联网银行也在往同一个赛道上走。”王硕表示,近几年,传统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等也在快速转型迭代,与众多大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加快推进相关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在零售、小微等互联网业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
在王硕看来,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之间可能更多的还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传统银行会向微众、网商银行学习借鉴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同时,依托其自身的资源禀赋,发挥地面队伍优势、渠道优势、网络优势甚至生态合作伙伴的优势,以线上线下结合的业务模式来开展更好的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银行也可以与传统银行形成错位竞争,提供差异化服务。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双方应该是一个互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