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创成金

旅创成金。(图/张智杰摄)

故乡,正在变成景点。

国境互相封锁,台湾人出国旅游无望,外国人也别想来台,但国旅因而大爆发。致使,本来就很风行的在地小旅行,变得更深化。

地方创生的角度观察,台湾的生育率全球倒数,368个乡镇里,预估有50个会在30年后濒临灭村,地方振兴生存战,也因这波旅创风潮,出现新的机遇。

2020年12月,台湾好基金会屏东潮州镇的返乡青年,推出快闪游程「潮.生活.旅行」。本以为地处偏僻、无人知晓,岂料大爆冷门,10条路线、每团上限20人,一上网立刻被抢购一空。

出乎意外的是,报名者竟以都市白领与中产阶级的亲子家庭居多。吸引他们的,不只是秀丽的山林,更是打捞地方记忆的身心灵体验

挖掘故乡生活,邀游客下乡享受非凡体验

例如,走读潮庄之旅,坐在百年中药行板凳上,体验已失传的脚踩式碾槽来斩断药材。再如,潮农夫之旅,专供外销火龙果园在夜间敞开大门,迎接游客入内欣赏火龙巨花绽放,手动授粉。

就连青少年风靡的户外实境解谜游戏,也搬到潮庄,以抗日领袖林少猫」传说为剧情,游客前往关卡所在的潮州摸乳巷、三山国王庙等历史建筑,一边聆听关主讲古,一边解开谜题,拼凑出故事全貌。

就这样,近200位旅人欣赏了美景,发掘出小镇不一样的面貌,更体验到「原来生活也可以这样过」。

台湾好基金会执行长李应平指出,这些游程将很多微小的点连成线,再链接成系统。「如果没有不同的切入角度,游客来过一次,就不会再来了。」李应平说,小地方接待游客如果没有创新跟差异化,等于错失让游客更认识乡镇的机会。

「潮.生活.旅行」在李应平眼中,亦是名符其实的「三生旅行」,内容包含潮州的生活、生产跟生态,借此带动小镇的就业、创业与宜居。

这正是因疫情锁国大半年来,激发出来的国民旅游新型态,将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山村海滨挖掘出来,成为旅游目的地。深具地方意识特色旅游,经过包装、设计之后,陆续在台湾各个乡镇的角落里萌动。

疫情搅局,旅行社坦言「恶补」台湾

原本,在疫情扰乱之前,台湾人看待国旅,心态相对浅碟

根据观光局调查,2019年,12岁以上国人的国内旅游,时间以1天最高(66.4%),3天以上仅11.6%。而有六成六偏好「自然赏景」的游憩活动。显见,天数偏短、走马看花,向来是国民旅游的同义词。

「台湾观光早就该升级了,」在南投竹山从事地方创生15年的小镇文创创办人何培钧指出,全台到处都是老街、商圈、夜市,每个社区都在做彩绘,千篇一律是行程导览、DIY跟风味餐:「应该要打破一致化,走向多元化!」

这股升级渴望,遇上COVID-19,就此翻转国旅的寂静状态。观光局自2020年8月26日宣布无限期暂停出团接团,迄今未解封。于是,快一年不能出国玩的台湾人,只能靠国内旅游来安抚渴望。

台积电前财务长、欧亚业务资深副总何丽梅,以往有假就出国,今年受疫情影响,出门只能止于岛内,光花莲就去过4次,另有2次去宜兰。「我觉得大家都憋坏了,能出去就很高兴,」何丽梅说。

那一回,何丽梅一家三口开车穿过中横到花莲,不进市区,骑着脚踏车漫游,还拜访东海岸所有的小教堂。一路上没有接触很多人,也没什么非吃不可、非买不可,看看山脉、太平洋与纵谷,「这就够了。」

何丽梅猜想,出国族群对国旅的新期待,一是散心,二是想在台湾找一些跟国外经验类似的高品质旅宿,细细品味台湾。

从旅游供给面来看,外销转内需的民心骚动,也带给绝望边缘的观光业一丝希望。

平均九成业绩仰赖国外旅游的旅行社,为求生存,原先的日本、亚洲,或欧洲线部门,纷纷重新编制成国旅一部、国旅二部,从出境旅游转做入境旅游。

「我们正在恶补台湾,」雄狮集团品牌策略总经理游国珍坦承。这家台湾最大旅行社,董事长王文杰率领全体高阶主管,3个月内下乡19次,四处田野调查:「除了找到独特旅游『原件』,也想找到转型机会。」

这波国旅产品开发方向,明显跟当年400万陆客蜂拥来台的「鸡马猪式环岛模式」(起得比鸡早,跑得比马快,吃得比猪差)不同。

游国珍以部落旅游为例,以往旅行社是把部落当「供应商」:旅行社带来游客,部落提供丰年祭等表演。随着团数增加,旅行社多半会对供应商杀价,如此一来,无法帮助地方创生,头目和山青的接待也趋向职业化,逐渐降低族群文化热情

「我们不乐见这种情况,」游国珍表示,旅行社下乡经营在地时,也要想着推广在地文化,协助地方共好。

串起「细小珍珠」,把地方打造旅游品牌

台湾确实有本钱发展地方旅创,山海地貌多变、物产丰饶、族群文化多元,更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

地方创生的意见领袖、薰衣草森林董事长王村煌观察,疫情打破了传统限制,一些小型、分众的精致行程,开始蔚为风尚。

像知名部落客工头坚,便精心策划「酒鬼巴士」的主题旅游,造访宜兰酒厂,品酩佳酿。酒的爱好者直接对接生产者,包括藏酒酒庄、白水芳华酒业等,皆是酒界秘境。成团人数需6人,打破行规,两天一夜团费却从7888元起跳。游客品酒过程中,不仅感受到职人精神,如何为农业加值,也「喝」出观光业的春天。

王村煌认为,现在冒出非常多小众商品,撑起了国内旅游的多样性。小地方的人文,或是地、产、景,都能成为观光核心价值。这些「细小的珍珠」串起来,将是地方创生的契机。

地方旅创走得更深刻一点,甚至可以把某个乡镇打造成「旅游品牌」,池上就是最好的例子。

池上以稻米产业为经济基础,居民积极维持地方景观,再透过活动如秋收稻穗艺术节、艺术家蒋勋驻村,形成独特的地方魅力,打造自己的地方品牌。

王村煌分析,从「池上米是好的」,到「池上生活是好的」,就形成众多的「池上关系人口」。这群人不一定住在池上,但都关心那个地方。不时造访池上,无为无期,是浪漫无比的旅游。

待解问题〉缺乏地方文化「转译者」

但除了浪漫跟热情,地方旅创也要有想法和专业。如何做出有地方意识的旅游行程,会是一大考验。

例如,地方文化转译成旅游资源时缺乏「叙事能力」,亦即把故乡事说得感动。还有,并非所有乡镇有旅游资源,能一走进就感受到精采的生活样态

因此,规划地方旅创,必须先盘点地方上的「人文地产景」,并争取在地乡亲的认同与信任。假使没有真正认识在地的特殊价值,规划的小旅行就容易沦于表面,与地方振兴难以衔接。

也就是说,旅游环境养成、在地文化转译,皆非一蹴可几。但偏偏,地方创生最等不及的,就是时间。

幸好,也不是全无解方

解方1〉让在地小旅行变「长旅行」

这股被疫情激发的国旅大爆发,应进化到2.0版,让在地小旅行变成在地「长」旅行。

在阿朗壹古道的发展,或可找到观光创新线索。这条百年古道横跨台东跟屏东,被旅人赞为「台湾最美海岸线」。原受限政策游客只能从屏东进,且需聘雇解说员。直到2020年9月,政府才开放每日50个名额从台东进,立刻为台东「极限村落」(当老年人口比例达50%,被称为「极限村落」)达仁乡带来希望。

邸台东共同创办人刘诰洋,2年多来在达仁辅导部落青年创业,发现短短3周竟有1360件来台东申请古道行,若以造访游客人均消费2500元估计,等于创造了300多万产值。对这个台东人口最少、外移最严重的偏乡来说,无疑是重生的动力。

掌握商机,刘诰洋与新创团队下一步的思考是,希望让游客不只来半天,还可以待久一点。「办法是让地方旅创更丰富、生动,还要提升接待能量,」刘诰洋说,旅游天数变长、品质更优的产品,小乡小镇不太可能独立完成,必需串连邻近区域一起打造。

解方2〉打造融入文化的「订制」旅游

观光局统计,2019年国人国内旅游,每人每次平均支出为2320元,反观出国旅游支出却高达4万7802元。数据引发的创新思考是:国旅收费是否可比照出国旅游?

私人旅游订制专家葛兴光,11月中旬,策划三天两夜的鸣日号VIP环岛火车之旅,便朝高价方向设计。他包下七节车厢,180个座位每席3万元,1天1万元的旅费媲美出国,由于标榜顶级和独特,吸引许多上市柜公司老板及贵妇团秒杀预约。鸣日号造价1.7亿元,设计美学荣获日本Good Design Award肯定,除了抢头香搭乘,更特别的是把在地人文生活与体验包装得「很顶级」,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订制型旅游。

最美风景带来商机,地方创生点燃疫后观光潮

火车开到宜兰,由各种不同障别人士组成的极光打击乐团,献上欢迎乐曲;来到台东参加慢食节,乘客大啖在地美食,领悟「当季当地」的慢食价值。

最温暖的是在花莲大富火车站。不忍美丽家乡破落,在地人自动自发,维护废弃车站和已废校的大富国小。当鸣日号驶入,村民专程到车站敲锣打鼓接客,在校区设宴森林外汇。这股振兴地方的精神,让游客深受感动,也让这餐吃得格外有意义。

「一天穿插公益,一天支持偏乡,」葛兴光说,这次非传统旅行社操作,既与众不同又做了善事。整趟操作下来,像是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自己也小有盈余。

融入在地文化体验,一来提升疫后旅游新价值,二来也有助于转化为相应的价格。未来国境解封,这样充满特色的优质行程,既不会流失国旅游客,也能成为吸引国外人士的诱因。

最美风景,带来最好商机。的确,疫情让出国游程停摆,但随国旅深化成地方创生,这股深具潜力的旅游商机,可望成为台湾疫后发展的推进助力之一。

本文作者:邱莉燕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1月号415期》)

《远见杂志1月号4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