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组」李维斌 要为鸿海冲升级
新上任的执行长李维斌,如何以软体专家角色,带领电子制造帝国鸿海起飞?(图/张智杰摄)
鸿海转型大计启动!力拚电动车引发市场热议之外,近日揭牌的「鸿海研究院」,更担当前瞻研发角色带领转型。新上任的执行长李维斌,如何以软体专家角色,带领电子制造帝国鸿海起飞?
2021年第一个工作天,鸿海内湖大楼人群簇拥。鸿海创办人郭台铭、董事长刘扬伟掀开布幕,为「鸿海研究院」揭牌,宣布这个担当鸿海转型重任的研究机构,正式成立。
接下鸿海研究院执行长大位的,是资安专家李维斌。令人好奇的是,与制造业毫无渊源的他,为何获得鸿海青睐?
原来,先前在产官学界磨练的他,练就能在各种限制中翻玩出创意的本领,是理论、实作兼备的难得人才。
因此,每当李维斌有异动意向,马上就有企业急着礼贤下士。逢甲大学教授出身的他,先后被北市府、富邦金控体系挖角,甚至连号称找人「不会找第二次」的鸿海,董事长刘扬伟竟破天荒地亲自约见两次,李维斌才终于点头。
当《远见》记者一问起过去如何克服困难,写下赫赫战功,李维斌仅表示,自己是「敢冲的人,不太喜欢讲困难」。
2017年8月,李维斌抢先全球,让自驾车首度在高度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实验,引起《纽约时报》《彭博社》等国际媒体关注报导。
看似简单,但其实,李维斌已经走到法律边缘。
要让自驾车在台北市实验启动,法规却要求必须在「封闭道路」进行。在交通部无法给出保证下,资讯局长李维斌与交通局长张哲扬只好自己想办法。
放胆封路,自驾车城市首试
脑力激荡的结果,就是放胆关闭信义路十字路口,让路口与公车专用道连结成所谓「封闭道路」,才有后续这个全球自驾车里程碑。
而李维斌任资讯局长时,走遍各局处,整合各自为政的税金、租金、规费等府内金流,并开放行动支付业者串接、竞标。不但优化民众缴费体验,更成功帮台北市府省下超过千万笔的手续费用。
尽管完成许多「不可能的任务」,李维斌分享解题心法,却表示「我从来不去说服人!」
其实,这并非狂傲之语。李维斌表示,他谨记「借力使力」的道理:在组织中,会先花时间沟通、了解别人的需求,再从其中找出能与自身目标相契合的着力点,依此策画出双赢的合作方法。
以「空气盒子」来说,李维斌在任资讯局长时,正在推动智慧城市,想将空气污染微型感测器「空气盒子」引进北市铺设,但因为仪器「不够精确」,面临施行阻力。
李维斌找到解法:当时刚好教育局正力推环境教育、自造者(Maker)教育。资讯局便与之合作,以推广教育为由,结合民间社群力量开发教材,并希望在学校率先铺设空气盒子。
后来,计划赢得市长柯文哲支持,并选择在学校场域布建,一并解决了供电、网路问题。
曾任李维斌部属、前台北市政府资讯局机要秘书彭盛韶指出,李维斌办事只求顺利,「不介意把credit(功劳)给别人」,让跨局处合作顺畅。
此外,彭盛韶指出,李维斌带入软体业迭代的管理思维,实验性引入专案并修正,而非计划性地采购、开标、报销。因此,专案在市府端结束后,仍能继续发展。
让李维斌意想不到的是,当初帮北市府制作300个空气盒子的讯舟科技,后来拿下前瞻计划,更进军国际,如今已有4000个运行中空气盒子,分布全球持续监测。
对外沟通协调,对内赢得人心
而认识李维斌的人,对他的评价总是,率性敢冲的外表下,有颗善解人意的心。
谈起老长官,彭盛韶表示,李维斌充分授权、支持,且不摆架子,常幽默自嘲,让办公室气氛总是很好,「你能想像有这种长官吗?」
认识李维斌20年的永丰金控顾问万幼筠观察,李维斌不特意去社交,但为人讲义气、常助人,因此人脉极广。一位产业人士则透露,李维斌从富邦离职前,就连续被各部门的人请吃了一个月的饭。搭舞台的人,终步上舞台
一路走来,李维斌自比「搭舞台的人」。在离开教职前,逢甲大学前校长刘安之曾告诫他:「不要以为你有多聪明,到台北就会发现聪明的人满街都是。」果然,李维斌体验到了刘安之的话,来台北的五年他总是建立平台让人发挥。
例如,他在资讯长任内就积极与各局处、民间力量合作,而在富邦体系两年间非常低调,在幕后策划专案,试图在监管下创新。
也因这种开放包容的个性,李维斌成为业界公认的好领导者。因此,致力挖角他的刘扬伟初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给你这么大的舞台,为什么你不来?」
刘扬伟坦承,过去鸿海的研究断断续续,是因事业单位主导所致,若碰上订单等因素打乱计划。
因此,必须有一个机构专心于研究。至于人力、预算,只要有需要、能产生价值,都会全力支援。刘扬伟更把自己口中「集团最有价值的一块场地」—鸿海内湖大楼,拨给研究院使用。
「数字(业绩、成本)压力这么大的公司,愿意讲这些,让我很感动。」李维斌表示。
此外,鸿海电动车平台开放厂商加入、结盟打国际杯的商模,更让李维斌翻转了对鸿海「习惯自己来」,而少与外界合作的印象。
而五年多来,李维斌为求过关,花在沟通、理解、协调的时间难以估量。没想到,刘扬伟跟他一样,有着重视开放共荣的思惟,谈起此事,李维斌兴奋不已,仿佛压抑许久,喊道「沟通成本低、Communication distortion(讯息失真)低,你不觉得爽吗?」
李维斌除执行长,另兼旗下资安所所长,要带领全院200人,展开系列研究计划并定期发表。
展望未来,李维斌将结合海内外学术界展开合作。借此让「劳力密集」的鸿海,升级至「脑力密集」,更要建立「护国群山」。
而「鸿海研究院」匾额由郭台铭亲笔题字,其深切期待背后,也显见鸿海研究院背负的责任着实不轻,就看李维斌如何借力使力,扛起招牌。
本文作者:毛凯恩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2月号416期》)
《远见杂志2月号4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