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之丘/读书心得:绘画与眼泪 画作如何感动人心

文/毛毛

这本书我很早就买了,也很早看完了,不过说到要写心得,却很困扰,到底要怎么写?

本书内容,基本上是一位艺术史家,经由一大堆信件筛选,去研究哪些图画在哪些状况下会让人感动落泪?有没有什么通则可言?哪些图画特别容易让人落泪?就是这类问题

这些问题其实源自于一个出发点,到底怎样的艺术才是感人的?或者说怎样的艺术才是「好」的,而不是「高价」的。

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我这个中年才转行要当画家的,虽说至今一事无成,不过相关问题从我小时候就困扰至今了,毕竟从小看着画家父亲为了三餐拼命画,但收入却远不及某些人看来像涂鸦东西,所以一直被告诫以后不要走艺术这条路,虽说后来我还是走进来了。

当然,艺术品价值这种事情牵涉的层面很广,要全面讨论并不容易,有些艺术品明显是已让人反感或让人想歪而闻名,但回归到艺术品最原始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产生感动。

也许有些人说艺术品一开始是为了记录而已,比方说洞穴壁画这种,但有一个观念必须要先厘清,当我们提到洞穴壁画、个人塑像这种,一开始的目的的确是为了记录,但要分清楚,他并没有艺术目的。

当他成为艺术品的时候,其实与原始存在目的已经有所区隔了。

当你看见一只标本,你会说这是他的功能,让你认识这只动物的外型。不过你若来到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看见那些经过细心布置的场景标本,你感受到的就不在只是标本的原始目的,而是更进一步的感动,而这就是艺术最原始的存在。

不过这种原始的感动,在艺术系教育里几乎不存在了,就连美术馆,也失去这种功能。

本书一开头就强烈质疑这种现象,因为现在人对于艺术的理解,已经变成简介上的资料卡,例如画作名称、年份、号数门派,还有最重要的,价钱

当然,若你要当个职业画家,价钱是个很现实的东西,谁都希望自己的画作能卖个好价钱,所以也欢迎画廊或经纪人用力炒作(能拒绝的,通常都是日子已经很好过的),不过当我自己的画作放在展场,上面只剩画作名称、号数、材质心里感觉很不踏实。

真希望能贴张创作历程或心境给大家看。

这一点很有趣,作者总希望大家不要「误解自己意思」,尤其是现代艺术,因为跟过往那种宗教画、写实画或人像画不同,往往有其他目的在里面。

现代艺术有很多需要一大堆解说,有时后花在看那些解说文字的时间比看画作还要长,而且越是艺术系出身的,写的东西越不知所云,一堆哲学符号堆叠出来的火星文章,我看连作者自己都不见得说得清楚。

同样的问题,物理学家费曼就遇过。他跟一群哲学系教授讨论问题,结果发现这些人光定义问题本身就很有问题。

这种困扰很有趣,不是说那些人乱画,而是心里想的东西,要能适切的表得并不容易,越抽象越是如此,因为各自表述的空间太多,很多作家根本懒得去解释,美其名是丢给观赏者解释,但最后都是艺评人或评审说了算。

这种事情我自己就遇过,有些我很喜欢的图画,我心里自有一番解释,但后来看见作者的解说之后,评价大幅下滑,因为反而破坏了我原先的感动,只剩「原来你在想这种事情啊?」的感觉,甚至偶而还会遇到艺评人给的说法又是另外一套的鸟事

这一点在现代艺术上面最明显。

我并不是要说谁对谁错,而是「感动」这种事情真的太私人了,根本无法产生共识,所以对于艺术品的好坏,就陷入一种「只剩现实的价格可兹评量」的窘境,偏偏任何有点洁癖艺术家,对于高调讨论这种事情都很厌恶的,毕竟对创作者来说,艺术是无价的,你可以说他是无限价格,或说不值毛钱,就是避免去定价。

书里提到一些让人落泪的作品,有些比较具有共通性,通常跟宗教式的体验有关(不见得跟图画内容有关),或者是比较私密性质的,跟个人体验,尤其是过去历史、对现实的体认或对未来的寄望有关。

很多人看见梵谷画会哭泣,但也有人在看见小朋友涂鸦时落泪,落泪的状况也很多样,同一幅画,放在A美术馆,一堆人感动落泪,但放在B美术馆,就没人有反应,这种事情我自己就碰过很多次。

像我很喜欢去奇美博物馆,每次去,光做在中间的座位上,眼睛焦点散漫,并没有刻意看哪张图画,但反而这种时候会想哭,因为这些艺术品就像突然产生质量一般的压在我身上,有点喘不过气来,但又感到很幸福,而且很安全。然后我就会很想要画图。不过这种状况在看单一作品时反而消失了,或许正因为我在看单一作品时,脑袋里面充满了算计,老是在研究色调、笔触、构图之类的。

作者也有类似体验,当他小时候,很喜欢一幅画,喜欢得很,不过因为喜欢,他念了艺术研究,对这幅画彻底了解,然后就不感动了。

照这样说,画展里的说明又变得多余了。

我何必知道这是谁画的?多大张?哪种材质?哪种故事?哪种哲学脉络?更煞风景的,哪种价钱?

喜欢就好,让解释的权力回到观赏者身上。

偏偏市场是这样运作的。老实说现在艺术品市场,当真买或回家欣赏的,市场价值反而低,争正竞争的市场,是收藏市场,目的是减税跟投资,当然还有炫耀,不过跟感动或欣赏艺术没有关系,虽说买家会说些好像很感动的「有水准」话啦!不过增值了还不是拿出来卖掉。

这个市场里的术语,绝不会出现感动这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不值钱,偏偏这是一个职业艺术家终极的目标,因为唯有到这种等级,你才能有生活安全保障(那种18%退休族群不在此限,国内艺术创作者,有一大半是这个族群,各县市美术相关团体会员里,这种人也占多数,这当然跟政府长年来的阶级政策有关,这里就不再讨论了,不过这种强烈的族群性,对国内美术推广有很严重的偏差影响)。

本书最后并没能给什么结论,反而丢出更多问题,因为艺术市场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这部份近两年国内美术杂志也有不少讨论),反而阻碍了大众美学的教育,因为大家都只会「背资料」这套。

你真说得出梵谷的向日葵哪里漂亮吗?蒙娜丽莎的微笑到底哪里好看?我说的不是历史资料或者拍卖价格,而是你的感觉。

可悲的是,现在随便问个人,他说出来的感觉可能就是哪本书里看来的,因为艺术已经资料卡化了。

其实就这点,我常写读书心得就很有感觉,因为网上写读书心得的人非常多,但哪些人写的心得你会觉得是「有意义的」,这跟介绍书籍内容或者介绍作者生平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啊!

如果你正在从事艺术创作,或者你喜欢欣赏艺术作品,这本书是很有意思的参考书喔!我现在看画,都喜欢先完全不看任何介绍,看看这个作品我到底喜不喜欢,呵呵,说真的,喜好程度与价钱常常是反比。

不过我也担心我的品味跟卖钱的市场差太多啊!虽然不想变动我的品味与风格,这是艺术家的坚持,不过坚持到饿死可就不妙了。

------------

原载于旭日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