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机车跑全岛 留下土地的声音
李百文要带视障者聆听这块土地的声音。(杜宜谙摄)
曾在电台当成音师的李百文发挥专才,2010年10月起骑着机车环岛收音,花2年时间独自完成多人工作量的录音作业,发掘大家从未留意过的「台湾好声音」,期间经历艰辛和病痛之苦,而今这些承载土地原味的声音出版《土地的声音:听见台湾最美好的人.事.物》一书和CD,达成「想带视障者去环岛」的心愿。
「每个城市都有它专属的声音」,李百文风尘仆仆踏上声音采集之路,行经泰安、梨山、埔里、二仑、美浓、那玛夏甚至澎湖,收录在地声音,最后将这些声音素材搭配口白和文字,串成像故事般地述说当地的有趣见闻,部分口白还以闽南语传达,「我打算把自己当成一只忠心的导盲犬,带不方便出门的视障者聆听这块土地的声音。」
李百文1975年出生台中,个性喜好冒险,到台北因工作过度罹患飞蚊症,视力严重受影响,无法操作电脑,连书本都无法阅读,原本计划存钱去西班牙读书的梦想也一夕化为乌有。这段低谷没有击倒她,她再到电台当成音师,学会收音录音混音等技术,但成天窝在小录音室里「和自己想像的创作状态不同,决定出走,去做可以帮助别人的事情。」
「声音文化应被重视,我们常记录影像,但声音比较少,很可惜」,李百文骑着摩托车,载着沉重的行囊、录音器材和帐棚到外地收音,她曾录下红色铁牛车声音、列车掌剪票、豆花叫卖、迎神锣鼓声甚至蛤蜊吐水声等既日常又细微的声音,组成11段趣味的在地音谱,这些声音作品曾入围广播金钟奖,带给李百文极大的鼓舞。
碍于预算有限,收音过程像苦行僧,李百文曾在四周稻田的野台上、顶着寒风飕飕搭棚夜宿,因视力影响骑摩托车变得很慢,但也因为慢而心静「才会听到当地的声音,把视觉丢开后感受力会更强。」
《土地的声音》是第一阶段的作品集,李百文接下来要从事声音保存计划,把台中老家整修成声音文创空间,希望今年下半年能开设录音技术课程,相关讯息可见「时报文化大众新潮线粉丝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