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第二过港隧道 立委吁速兴建
近日立委赖瑞隆会同交通部、港务公司、高市府交通局等中央地方单位针对旗津第二过港隧道办理进度简报说明,提出「渔港路路廊」、「扩建路路廊」2项方案,目前市府及交通部均倾向渔港路方案。(资料照片)
近日立委赖瑞隆会同交通部、港务公司、高市府交通局等中央地方单位针对旗津第二过港隧道办理进度简报说明,提出「渔港路路廊」、「扩建路路廊」2项方案,目前市府及交通部均倾向渔港路方案,赖瑞隆要求相关单位尽快报院核定并提早兴建,给旗津居民及游客更安全便利的交通。
赖瑞隆指出,旗津是国际观光大岛,在疫情趋缓后,去年游客达597万人次,今年上半年也达288万人次,是高雄到访人次第2多的观光景点。为提供更安全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委由高市府交通局办理第二过港隧道可行性研究计划,上月已完成「渔港路路廊」、「扩建路路廊」2方案期末报告审查,现正修正报告中,而报告估计启动第二过港隧道时间点为2039年。
赖瑞隆指出,旗津过港隧道是旗津对外主要联外道路,1984年通车迄今已近40年。兴建时使用年限50年仅至2034年,经由争取过港隧道延寿2.19亿元、交通系统更新6900万元,初步提升隧道路面品质、照明设备及安全机能,让隧道年限延至2049年,但面对使用40年的隧道,政府应提前因应及早兴建第二过港隧道,让居民及游客有安全出入的路。
高市府交通局副局长黄荣辉表示,第二过港设施同样采用隧道式建设,目前「渔港路路廊」由渔港北三路开始,穿越港区第四货柜中心连结到旗津一路,「扩建路路廊」则将由扩建路穿越55号码头衔接旗津二路,并利用中洲垒球场设置立体匝道系统。2方案当中渔港路路廊用地仅使用港区用地,且易于设置高架衔接国道一号,各界认为可行性较高。
赖瑞隆认为,考量旗津在地民众需求,第二过港隧道应尽速择定方案启动兴建,并比照第一过港隧道模式,由交通部主责兴建,以确保乡亲安全、货柜码头、观光旅游的发展。
赖瑞隆表示,过去旗津地区因高雄港打造深水泊区,切断南端与红毛港连接陆路,第一过港隧道也是服务旗津地区货柜中心要道,对旗津居民来说,过港隧道是唯一的联外道路,面对过港隧道老旧问题,旗津联外交通应优先部署规画,提前规画兴建第二过港隧道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