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祭传承赛德克部落文化 原民青年自主凝聚学习

岁时祭仪赛德克族祈雨祭今在原住民族文化会馆旁登场,现场约有300人参与。(蔡明亘摄)

桃园市原住民族传统文化活动,近年有愈来愈多年轻人参与。(蔡明亘摄)

岁时祭仪赛德克族祈雨祭,由耆老带领祝祷祈福。(原民局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活动现场设有射箭狩猎体验。(蔡明亘摄)

桃市府原住民族行政局今举办「岁时祭仪」赛德克族祈雨祭,现场除原民耆老外,有许多年轻人参与。人口数较少的赛德克族拥有独特传统习俗与生命礼仪,台湾原住民族赛德克族青年会于去年成立,理事长古玉峰表示,愈来愈多原民青年自发性寻根了解文化,也鼓励他们借此发展另外收入。

岁时祭仪赛德克族祈雨祭今日在原住民族文化会馆旁登场,由耆老带领祝祷祈福后,邀请现场老少共跳大会舞,赛德克族青年也带来传统乐舞演出,还有射箭狩猎可体验,全场约有300人参与,气氛十分热闹。

赛德克族人过往遇到干旱才会举办祈雨祭,为非定期重要祭祀活动,因应时代变迁,许多族人迁居都会区,使传统文化出现断层。原民局长林日龙指出,今年邀请南投与花莲等地的族人,来桃园跨域交流,原民青年也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希望文化不会空白,更不该因人口少或疫情延宕文化传承。

在八德居住超过20年的赛德克文化教育发展协会理事长雅尤子米诺鲁坦言,都会区鲜少有类似传统活动,看到祈雨祭顺利举办既感动又开心,致力推广原民文化的她希望「把年轻人找回来」。此外,为鼓励赛德克族与非原民青年学习,祈雨祭全程活动均以赛德克语和中文双语同步进行。

近年许多原民青年自发性投入文化复振,传承各式祭仪与部落传统文化。古玉峰说,青年会成员约100人,年龄自18到55岁,来自全台各县市与海外,每周安排线上、实体课程,食衣住行育乐内容多元,让青年找到自己的文化,也鼓励青年发展另外的经济收入并协助推广,让文化向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