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上台后 把美中建交列为优先政策

图为2014年9月4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北京出席中美建交35周年招待会。(中新社)

前言:1978年12月16日清晨,美国大使安克志叫醒睡梦中的蒋经国总统,通知美国总统卡特即将宣布华府与北京关系正常化,台北措手不及。现已住在安宁病房的卡特,如此羞辱老朋友,令人不齿。在台美断交45周年前夕,我们特别选摘中国时报记者傅建中、林博文的3篇文章,剖析美国弃台保中的内幕。

几天前,收到亚马逊网路书店寄来的《卡特白宫日记》,赶快先看与两岸有关的部分,果然不少。卡特当总统最得意的三大成就是:美中建交、巴拿马运河归还巴拿马、以埃和平协议,其中以美中建交居首功。他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日记补注中说,美中建交导致过去五十年全世界经济与政治景观最重大变革。从日记中可以看到,卡特一九七七年一月二十日上台后即把美中建交列为他任内优先政策之一。

卡特在一九七七年三月十八日记中说,他告诉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克兰顿,如果中国愿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就会和中国关系正常化。卡特内阁中主张与北京建交最力的是白宫国安顾问布里辛斯基,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国务卿范锡则比较保留,甚至曾阻挡布氏到大陆作试探性访问。比较少人知道的是国防部长布朗亦主张与北京建交,卡特在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日记记载:「布朗今午来谈我们与中国未来的关系,他认为我们应加速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他说会和参谋首长联席会议讨论美中关系正常化后的军事后果。」一九七七年八月五日,卡特与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午餐,卡特说他要联席会议对美中关系正常化提供意见。联席会议表示赞成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但希望继续与台湾贸易并售台武器。

海军官校毕业的卡特,曾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以潜水艇军官身分首次访问中国。他在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日记补注中说,他那年到中国后几个月,国民政府就放弃大陆到台湾去了,中共在十月一日(卡特生日)宣布建国。卡特一直对中国没有忘情,一九七九年一月下旬邓小平访美,一月二十九日邓对卡特亲自主导美中建交,向卡特表示感谢,并问卡特对中国有没有什么个人愿望?卡特说他是基督徒,小时候每个礼拜捐五分钱给教会在中国兴建医院和学校,他说在华传教的浸信会牧师是他的英雄。他对邓小平说,希望中国能允许信仰自由和自由发放圣经。邓小平听了有点意外,他笑着对卡特说他明天会答复。第二天,邓小平说中国会有信仰自由,也可发放圣经,但不能派传教士到中国。卡特说他对邓小平印象极好,和他谈判很愉快。当时中国如想获得贸易最惠国待遇,必须要有移民自由,邓小平说中国就批准一千万人移民美国,卡特立刻回答说美国即派一万个记者赴华。邓小平吓坏了。

卡特至少两次提到,幸好美国规定建交权操之于总统,而不在国会,否则他就无法「弃台就中」。因为支持台湾的国会议员占多数,而亲台游说势力极大。卡特说,在华府凡涉及以色列和台湾事务,都不能保密,因此他下令有关美中建交一事由他直接领导,避开国务院(因亲台派会泄密),只能让范锡一个人知道。尼克森打开了中国大陆之门,卡特则正式登堂入室。卡特说尼克森展开破冰之旅,但尼克森本人和福特仍不敢或不愿与台湾断交,只有他才敢采取与中国建交、与台湾断交的行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邓小平接受美方提出的建交公报草案,卡特在兴奋中感到有点意外。十二月十七日,他告诉布里辛斯基说,他打电话给尼克森,问他是否已听到中国反悔了,拒绝建交公报草案的消息?卡特说尼克森差点昏倒,他赶紧对尼克森说:「那是开玩笑的!」

卡特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日记中说,克里斯多夫(副国务卿)抵台遭到抗议群众恶言粗行相向,卡特说,这显然是蒋经国所怂恿的。蒋经国对美国的背叛,当然生气,但他应不至于气到下令人民到机场示威,赴机场迎接克里斯多夫的钱复最清楚,这是卡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卡特在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一日日记中说,他的乔治亚州老朋友洪斯(The Hornes)夫妇到白宫来看他,谈台湾问题被他教训一顿。卡特对他们说千万不要拿台湾的礼物,或免费游台,更不可为台湾说项。在当天日记补注里,卡特说台湾当局知道美中可能建交的消息后,即一直向美国友人示好,送礼物、赴台观光、负担吃住旅费等。卡特说他告诫其家人绝不可接受台湾餽赠。卡特说那年(一九七八年)台湾在其故乡乔治亚平原镇捐了一座花园。

卡特在一九八二年出版过回忆录《忠于信仰》(Keeping Faith),对美中台三边关系已有所涉及,范锡和布里辛斯基也都在回忆录中提到美中建交往事。卡特也许是美国历史上最勤快、最认真、最坦诚的总统,他每天向秘书口述日记,打字存档(四年五千多页),那时候还不是网路时代,自从柯林顿闹绯闻后,再也没有总统写日记了。中外政治人物写日记的方式大不一样,中国人喜欢在日记中作反省或悔过(是真是假?),试图使日记带一点警世作道德示范,西方人虽亦会往自己脸上贴金(self-serving),但比较直率和坦白。(摘自2010年9月29日中国时报《林博文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