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农银行前十大客户贷款占比超66%

本报记者 郭建杭 北京报道

近期,联合资信发布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秦农银行”)评级报告,维持其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评级报告中指出:“秦农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偏高,前十大客户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达到66.40%。”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秦农银行大额风险暴露指标满足监管要求,但前十大贷款客户的集中度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公开数据可知,近300家发债农商行公布的前十大贷款客户的集中度平均值在39.43%;国有银行、股份银行的前十大贷款客户集中度普遍在20%以内。

记者就秦农银行未来是否会采取措施降低贷款集中度比例,秦农银行如何在支持省市区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兼顾“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兼顾服务“三农”的主责主业等问题,向秦农银行方面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上市农商行前十大贷款客户占比平均值为30.12%

秦农银行年报数据显示,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2019年至2023年分别为67.60%、66.70%、61.48%、73.24%以及66.40%;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在2023年达到了8.48%,在2019年至2021年该数据分别为7.57%、7.69%以及7.50%。

《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中对于贷款集中度的监管要求显示,银行对非同业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对非同业单一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15%。

对比农商行同业的贷款客户集中度来看,2022年14家主板、新三板上市农商行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前十大客户贷款占比中最高的为喀什农商行75.40%,其次为青农商行39.76%,最低为常熟银行6.36%,上市农商行前十大贷款客户占比的平均值为30.12%。

秦农银行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注册资本88.26亿元,资产总额达4608.37亿元。对比资产规模相当的同业机构来看,截至2023年年末,成都农商行单一最大贷款比为4.86%;深圳农商行单一最大贷款比为2.7%,最大十家贷款占比为20.07%;截至2022年年末,江南农商行单一最大贷款比为2.2%,最大十家贷款占比为16.14%。

对于贷款客户集中度高的原因,联合资信评级报告指出:“贷款客户集中度方面,秦农农商银行加大力度支持‘一带一路’等省内重点项目和西安市本地国有企业,投放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类贷款,导致其客户集中度水平较高,面临一定的贷款客户集中风险……”

对于贷款集中度的风险,业内认为主要目的是防止单一客户过度授信带来的风险以及防范分支机构集中度过高给该机构带来系统性风险。

联合资信的评级中也提到前十大客户中出现逾期的情况,评级报告指出:“秦农银行贷款前十大户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2023年年末贷款前十大户中涉及逾期贷款余额16.00亿元(单户逾期)、无不良情况,针对大户大额逾期情况,秦农银行正在积极协调化解,但未来实际处置情况有待观察。”

公开信息显示,秦农银行成立于2015年5月28日,是在原西安市城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一家省级农商银行。

截至2023年年末,秦农银行实现净利润18.55亿元,同比下降0.31%;累计清收化解表内外不良贷款30.6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47.4亿元,较期初增加2.56亿元;不良贷款率2.15%,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4.59%,下降4.62个百分点。

秦农银行年报显示,2023年,秦农银行围绕国家以及陕西省战略部署进行信贷投放,积极对接陕西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备选项目、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融资需求、省级重点产业链及供应链重点领域企业融资需求、省级文化和旅游重点企业项目融资需求等多项多批次融资需求项目,引导信贷资源向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倾斜。

中部地区某农商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省级法人银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坚守农商行市场定位、坚持服务‘三农’主责主业的同时,承担围绕国家及省战略部署进行信贷投放的职责,一些信贷资源投向中长期的建设贷款或者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

对于如何平衡金融支持区域内大型企业龙头企业与普惠金融的关系,前述中部地区农商行人士表示:“在支持重点项目和大型企业的同时,加大实体经济贷款投放,持续优化信贷结构。”

改善授信集中度管理

秦农银行2022年年报信息显示,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咸空港新城”)为第一大关联方。

在2024年上半年,秦农银行公布了涉及西咸空港新城的两笔重大关联交易,共计16.7亿元,资金用途分别为定向偿还债券及展期贷款。

秦农银行官网8月初发布的《秦农银行与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大关联交易公告》显示:“本笔9.5亿元贷款,期限2年,执行年利率7.8%,担保方式为质押,用于定向偿还空港集团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担保方式为抵押。”5月21日发布的涉及西咸空港新城的关联交易公告显示:“本笔7.2亿元展期贷款,期限3年,执行年利率5.89%(2024年4月1年期LPR上浮244个基点),担保方式为质押。”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中指出:“关联交易方面,截至2023年年末,秦农银行单一最大关联方授信余额、最大集团关联方授信余额和全部关联方授信余额占资本净额的比重分别为7.37%、7.37%和40.89%,全部关联方授信集中度高且接近监管限额。”

根据原银保监会《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银行机构对单个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银行机构上季末资本净额的10%。银行机构对单个关联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所在集团客户的合计授信余额不得超过银行机构上季末资本净额的15%。银行机构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银行机构上季末资本净额的50%。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单一大额授信客户多数是大型集团客户,集团组织架构、子孙公司和关联企业众多,且融资产品有多样化、复杂化、创新化的特点,银行也面临掌握识别这些客户的授信敞口的困难。

有农商行人士针对集中授信管理问题指出,大户业务普遍存在“退出难”的问题,为了避免资产质量恶化,授信续作成为银行的唯一选择,最终导致大户风险敞口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

对于银行如何退出“大户业务”等问题,金融行业专家、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事务部律师唐树源对记者表示,面对银行大户业务“退出难”的问题,关键在于改善授信集中度管理。首先,银行需强化风险意识,改变对大型客户授信的依赖心理,认识到过度集中授信的风险。其次,构建集团客户统一风险视图,重视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对集团客户全口径授信敞口的实时监控和数据质量治理。此外,设定客户集中度限额管理模型,实行客户集中度刚性限额管理,是保障集中度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提升客户经营能力、夯实客户基础,是解决授信集中度过高问题的根本途径。

唐树源告诉记者,农商行作为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其授信集中度管理应兼顾政策要求和风险控制。农商行应专注服务本地、下沉服务重心,坚守初心使命,确保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保持适当比例,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贷款在贷款总量中占主要份额。同时,严格控制大额贷款投向和投放比例,合理降低贷款集中度和户均贷款余额。监管层面,应督促农商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确保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用于当地,有效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