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基本法」沒下文 青民協呼籲立法強化青年參與

台湾青年民主协会今日召开记者会,呼吁各党透过制定「青年基本法」,让政府定期召开国是会议、广纳青年声音。记者李芯/摄影

台湾青年民主协会今日召开记者会,呼吁制定「青年基本法」,让青年参与在法源上有所依据。台湾少年权益与福利促进联盟主任张祐嘉指出,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曾制定「青少年政策政策白皮书」,立委也曾在先前会期提出青年基本法草案,但后续都没有下文,呼吁台湾应有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发展性政策规划。

青民协表示,今年总统大选后国民党宣示要「年轻化」、成立数位党部KMT Studio;民进党亦将「青年议题主流化」视为今年重要方向,要求各部会强化青年议题之规划;民众党宣布独立成立青年部。因此,协会今日召开记者会,呼吁各党透过制定「青年基本法」,让政府定期召开国是会议、广纳青年声音。

台湾青年民主协会理事长张育萌表示,青年基本法立法的五大诉求包含「青年身份法制化」、「各县市成立青年专责机关」、「政府定期公布青年政策白皮书」、「政府定期召开青年国是会议」以及「各级政府青年参与机制法制化」。希望透过基本法的设立,系统性地强化青年参与,以及在法源上有所依据,并且成立专责机关主责青年事务。

张祐嘉指出,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自2005年主导「青少年政策政策白皮书」,之后就不再有具有年龄延续性的政策白皮书规划。另外,国民党立委林德福与民进党立委吴思瑶在立法院第9、10届接连提出「青年发展基本法」与「青年基本法」等草案,之后却未有下文。台湾长期以来缺乏以15至24岁青少年为主体的发展性政策规划,因此青年基本法已是当务之急。

台湾学生联合会理事长翁歆媃表示,全台湾目前共有19个县市设青年事务专责单位、20个县市有青年咨询组织,「青年主流化」的概念是这个世代所遵循且推崇的价值,现阶段各青年政策实行成效不一,可以透过法制化来解决部份问题。

她呼吁青年咨询委员会的青年代表必须要有法源依据,才能让青咨委员会地位常态化,并主张各级政府青年参与机制法制化、以及各县市成立一级青年专责机关,实际将青年意见纳入国家政策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