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看两岸》穿越文化之旅:两岸探索与共享的文化奇遇

两岸征文,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第一道阳光划破了夜晚的沉寂,往桃园机场的路上络绎不绝的车辆,机场内比肩接踵的人群,早已让人忘记疫情时期的门可罗雀、草木皆兵。一架九点起飞的飞机,为一群青年们开启了一场深刻的文化之旅。

一、苏州文化月

三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加上三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映入眼帘的是富丽堂皇的太湖渡假村,门口让人措手不及的感应式报到系统与大厅的文静的古琴演奏毫不违和地相互辉映,迎接我们的到来。

第一个活动「两岸青年文化月开幕」就像莅临一场春晚现场表演,鲜明的主题,浅显易懂的贯穿整场节目,精准的舞台效果衬托着两岸表演者的和乐融融。

隔天一早,马不停蹄的我们拜访了慈济精舍、诚品书局,也不免俗的参观了科技馆、与大陆青年交流。踏入诚品书局,门口的大兔子、木质的装潢、低楼层琳瑯满目的陈列橱窗,与台湾如出一辙的摆设给人一种回到家的温馨,顺着鼎鼎大名的长阶梯一路向上,印入眼帘的是一区毫无奇特性的书籍展示区,门口几位东张西望的台湾人,很明显地在寻找刻板印象中的「共产党专区」,最后只找到一张出乎意料的小桌子,放了几叠相关的书籍。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古今中外经典著作,被翻烂的古典小说,椅子上座的孩子自动自发地翻阅着普遍被标签着「古板」的作品,不见一支手机,也不见一块平板。绕了一圈,一大片亲子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的书墙竖立在眼前,满满的繁体中文,似乎传达着大陆对于这主题求知若渴的需求。

二、瘦西湖夜游

结束了苏州的参访,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扬州,一场瘦西湖夜游,推进了我对于「沉浸式体验」的想像。摆脱了以前尴尬的科技感,声光灯光投影的交叉,一路带着我们回到了初唐,走到盛唐,最后止于晚唐,唐诗跳出了课本,历史离开了教室,栩栩如生地出现在面前,送孟浩然的惆怅,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美,最后一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在场的观众告别,离开前,导览员一句「欢迎各位白天再来一次,白天展出的是清朝。」让我们对瘦西湖留了无限的遐想。

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隔天一早,高挂的太阳向幸运避开台风的我们展现它无限的热情,近在眼前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了在场所有人心之所向,然而前方满坑满谷的人潮,表现着14亿人口的威力,而在博物馆里等着我们的是另一场别出心裁的历史演绎。博物馆里数字编号着场馆,旅程始自于邯沟,终于紫禁城,历史的长河串起了扬州的故事、古迹、考古的遗址、建筑的演进,延伸出来的是皇帝南巡的龙船、以及扬州的盐商,完美的造景结合投影,让人在模型船上不禁怀疑自己的感官,在造景的小城中害怕突如其来的雷雨,最后由运河运上去的紫禁城大梁结束了这场让人留连忘返的历史剧场。

对岸台办一句「我就不懂你们那个双语政策。」道尽了台湾在中华文化保存的地位危机。在中华文化的保存战里,两岸一向存在着竞争又互补的关系,这是维系两岸的桥梁,也是两岸表述自己正统性的依据。以前,故宫的文物保存使台湾人自豪着我们守护着中华文化最精华的部分,但科技的日新月异,两年不见的大陆带着已非当初战狼式的强硬输出方式,随之而来的是借由科技的结合,自信地诉说自己的故事,这样的自信,体现在一位又一位古琴师对于自己职业的骄傲,这样的自信也展现在一场又一场超越预期的表演,这样的自信,也感染着一个接一个自动拿起中国文学作品阅读的孩子。

两岸关系的处理,一直存在着收与放完美交错的平衡,在这一轮一轮的杠杆中,两岸共有的中华文化一直扮演着润滑的功用。在过去两年,两岸停止交流下,造成双方更多的不信任、更多的不确定、更多的误判,或许是时候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或许能够在不同立场间建立更多信任和共识,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合作。

(杨斯涵 / Member of Konrad Adenauer School for Young Politicians、中华战略前瞻协会助理研究员、大九学堂第二期学员)

(本文来源《奔腾思潮》)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