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郝景贤先生,更高品质的产品、更贴心的服务,何时能做到?
MPV市场,或许远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火热”。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MPV市场的总体销量有53千辆(即5.3万辆),份额占总体市场的4.8%。作为对比,SUV和轿车的市场份额分别有49.9%、45.3%。平心而论,MPV着实不算一个能让品牌们分到足够“蛋糕”的市场,反而更接近于“赢者通吃”。
与此同时,MPV市场从“蓝海”变“红海”,涌入大量的新产品,也让这一市场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实力弱者,生存愈发困难。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今年2月份MPV市场跌幅高达36.2%,仅次于A0级SUV市场。翻看MPV销量排行榜我们也会发现,月销三位数的产品俯拾即是。
成功的产品各有各的不同,失败的产品,却大多都在产品定位、品质、服务等层面存在缺陷。上汽大通MAXUS,便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上汽大通MAXUS(以下简称上汽大通)总经理郝景贤谈到品牌的产品规划:“在产品规划方面,我们计划在新能源领域主要做两个市场:一个是纯电的多人出行,我们有大家系列里面有高端纯电MPV、SUV车型,比如“大家庭旗舰电动MPV”大家MIFA9……我们在多人出行领域,是‘MPV世家’,在新能源MPV领域,我们更要做到行业领先。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团队能力,我们都要与行业共同进步,抓住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机会。”
“大家”系列,是上汽大通在MPV领域的重中之重。而残酷且残忍的现实是,月销两位数的“大家”系列各个产品,以及差评如潮的用户口碑,都早已宣告上汽大通已经成为MPV“红海”中的一名“炮灰”。
“把‘蛋糕’做得更大”,何理何据?
早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郝景贤先生毫不避讳地谈及自己对MPV市场的理解:“这几年,MPV销量快速增长,帮助更多的企业树立起了信心。而过去,正因为这个市场可以供客户选择的产品不多,所以市场规模一直大不起来。如今,越来越多的新‘玩家’进入MPV市场,相比SUV,MPV又有独特的优势,如何把MPV的特点和优势挖掘出来,从用户需求和理解出发,在体验上为用户做得更好,提升用户满意度,也就能把蛋糕一步步做大,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说,上汽大通近几年来一直在做这个事情,MPV如此,轻客和皮卡等车型亦如此。我们对MPV市场未来是看好的,对它的投入是坚定不移的,我们也相信会有更多的友商和我们一起把'蛋糕’做得更大。”
一言以蔽之,在郝景贤先生看来,MPV市场之所以“小众”,是因为优质产品的缺乏。换言之,只要向市场投放足够优质的针对性产品,MPV市场的势能就能得到进一步更充分的释放。
MPV市场真的像郝景贤先生所言么?“蛋糕”,真的能被上汽大通“做大”么?
根据某专业汽车平台提供的销量数据,今年2月份,“大家”系列的产品大家9单月销量为84台,1-2月累计销量为403台;大家5在2月份的销量则为41台,1-2月份累计卖出204台。而于去年成都车展亮相、面向家庭消费者的大家7,甚至没有相关销量统计数据。
将蛋糕“做大”的前提,是先满足生存需求,而后在现有的市场份额之外挖掘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扩大总体市场份额。
而上汽大通的“大家”系列,2位数的月销量,连生存都成难题,何来“做大”一说?连常规的市场竞争都无法胜出,何来扩大市场份额一说?
当然,上汽大通并不会坐以待毙。此前,郝景贤曾明确表示:“当前国内比较卷,我们就多抓一点海外的机会。”
不止是“大家”系列,目前,上汽大通除了皮卡系列产品,其余产品皆在国内市场沦为“炮灰”角色。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上汽大通另谋“出海”的出路。
以去年的销量为例,全年品牌销量共计203657台,而其中海外销量高达96654台,占比将近47.5%。
既然强调要“做大”国内MPV市场的蛋糕,上汽大通又为何如此依赖海外销量、如此重视海外市场呢?
漂亮话易讲,漂亮事难做。
“更高品质的产品、更贴心的服务”,信口开河?
“国内汽车市场越来越卷,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企业,大家卷到最后不得不打价格战。但我们上汽大通的观点依然是,不主动打价格战,我们打的是‘价值战’。我们还是想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更贴心的服务,这样才会有更加可持续的经营和发展。”
在没有详细具体了解上汽大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之前,粗看郝景贤先生的此番言论,很难不感慨上汽大通乃市场中的一股“清流”。
然而事实是,就以“大家”系列为例,无论是“更高品质的产品”,还是“更贴心的服务”,上汽大通无一做到。
在大家7车友圈内,一位车主发帖称:“我买了大家七续航太差!现在知不道找那个部门投诉12315让我打官司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
不止一位车主对大家7的续航能力表示不满。另一位大家7的车主在车友圈内发帖称:“大通大家七服务太差!527续航到底能跑多少我在西安这边冬天不冷?为什么我的续航只有不开空调270左右?开空调的续航180左右?我朋友的460的续航开空调都跑380左右”
更有车主“直抒胸臆”:“这车就不要买垃圾。”
于去年11月份正式上市的大家7,共推出了7款车型,官方定价区间为14.58—29.98万元。
但千万不要以为新能源家用MPV市场迎来了一位价格颇具诚意的产品。售价14.58万元、16.58万元和20.58万元的三款门槛较低的车型,皆为不含电池的换电版车型。所谓的低价格门槛,不过是刨除电池成本之后的价格而已。
但与此同时,也不要认为上汽大通走在换电前列。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郝景贤曾表示:“目前,换电站已在上海建了9个站,预期今年(即2023年)年底上海一共建到28个站,在成都会有两个站,所以换电车型10%的订单里面有一半来自于上海。随着建站数量不断增加,用户本身对换电不陌生,而是对服务越来越重视。只要服务到一定水准之后,换电车型的比例会大幅度增加。”
计划归计划,客观而言,上汽大通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真的能满足用户的换电需求么?上海建设换电站,其他城市的消费者和用户的需求,就不需要考虑么?这样的服务,真的算周到、贴心么?
针对换电设施建设极为落后的上汽大通推出的大家7换电版车型,车友圈内有网友直言:“坑爹啊!”
作为上汽大通MAXUS的总经理,郝景贤先生在品牌和产品传播层面,从某种程度上进行考量,做得不能算不到位。
但品牌的长期可持续经营发展,产品的长期可持续销售,并不仅仅依靠传播、宣传就万事大吉。上汽大通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传播层面和现实层面的脱节。
例如,此前郝景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终的产品落地一定是围绕用户的:“这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既然产品落地是围绕用户的,那为何上汽大通还要推出用户差评如潮的换电版大家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上汽大通和郝景贤先生真的有深入消费者、听取消费者的意见么?
无论是产品打造层面,还是国内外市场的战略层面,上汽大通皆“嘴上一套,现实一套”。
这是否意味着,自此以后,上汽大通和郝景贤先生的传播言辞,消费者听听就好、别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