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金融监管该怎么干?金融监管总局五地监管局发声

中新经纬1月11日电 (魏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上海监管局、安徽监管局、四川监管局、宁波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介绍了相关举措。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强化“五大监管”该如何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表示,上海金融机构众多,特别是中小法人机构一直是该局监管的重点,如非银类机构、保险类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等。“从这两年处置的几个风险案例来看,机构从法人层面,党的建设弱化虚化、公司治理形同虚设、股东内部人控制等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机构甚至存在被大股东掏空的现象。”

王俊寿指出,机构监管要强调整体性。一是抓机构法人,重点关注总行总公司资本约束、顶层设计、考核机制、合规文化、三道防线管控能力、科技支撑等方面,同时做好分类分层监管。二是抓公司治理,重点是关注党的建设,股东行为,防止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操纵。三是抓市场准入,重点是三个防止,防止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防止高管与从业人员带病流动,防止各类伪创新有监管背书。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国栋介绍,该局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事”、造成重大金融风险的“关键人”、破坏市场秩序的“关键行为”,不断增强监管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透明度。抓早抓小防控风险,聚焦股东股权、关联交易等实质性风险加大检查稽查力度,穿透识别、精准打击各类隐匿性、交叉性、关联性风险,及时叫停、规范涉嫌借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的“伪创新”“擦边球”行为,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带病运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覃刚指出,该局强化监管引领,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列入重点工作。到2023年11月末,安徽省涉农贷款余额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规模、增速均居全国前列。此外,该局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信用环境持续向好。鼓励金融机构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不良容忍、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资源投向“三农”领域。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卫江说。

周卫江介绍,2023年,该局推动四川省政府提出“制造业贷款增速不低于15%、中长期贷款增量不低于1000亿元”的目标,配套出台专项激励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增加投入。探索“牵头行”服务模式,鼓励设置制造业融资事业部或服务专区,建立专门机制,鼓励参与重点项目规划、可研论证等前期工作,提升融资效率。截至2023年11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8368.3亿元,支持核心企业建链超百条,中长期和信用贷款占比分别超过50%、30%;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超2000家,国家级“小巨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5%。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世重表示,该局通过监管评价、监测通报、走访督导和现场检查,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建立服务小微“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截至2023年末,宁波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489.57亿元,较年初增长32.3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68个百分点;有贷户60.03万户,较年初增加10.71万户,小微企业金融覆盖率、可得性明显提高。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