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利結束 屢傳ECFA中止聲浪

台湾渔业产值达八百多亿元,ECFA曾为养殖渔业带来大陆市场商机,如今两岸关系急冻,中小渔民忧心外销将遇困境。图为国内最大石斑养殖区屏东的渔民,在寒冬中捕捞石斑鱼。记者刘学圣/摄影

十一年前,东港区渔会前总干事林汉丑肩负两千多位渔民期待向台湾政府和中共喊话请命,他肯定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将石斑鱼等少数鱼类列入免税清单,更期待东港「三宝」鲔鱼、旗鱼、樱花虾也列入后ECFA免关税清单。

石斑渔民:两岸市场合则两利

十年过去,林汉丑前年以民进党籍身分参选东港镇长,他却不讳言,「民进党立场抗中,但台湾很多渔民没太多政治意识形态,只烦恼生计。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两岸关系降至冰点,中共陆续对台制裁。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副所长吴佳勋指出,二○二一年起大陆海关就针对石斑鱼、调制食品、凤梨、释迦等,以检出禁药等理由限制进口,也对农产、化工、纺织等二五○九项产品启动进口限制和贸易壁垒调查。

当大陆收回政治红利,石斑鱼业者这三年遭遇疫情与政治夹杀。屏东佳冬、林边的石斑、午仔鱼每年输陆占比达七成,林边渔会总干事陈忠敏指出政府虽力主外销美国,但销美有加工费和运费,相较直接出口活鱼至大陆,外销欧美利润微薄,成本加剧。

石化业者:无关税优惠难竞争

石化业者同样焦虑,元月起大陆对产于台湾的丙烯、对二甲苯等十二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ECFA协定税率。石化公会指出,石化产品前年出口约三五○亿美元,其中一一六亿美元出口至大陆,占比百分之卅三;ECFA早收清单中,石化产品销往大陆金额七十一亿美元,占比百分之四十三。

没有关税优惠,石化产品关税从零升到百分之二至十。石化公会理事长曹明指出,石化、工具机、农渔业受影响范围广,希望政府积极协商。

曹明分析,大陆石化产品产能位居全球最大,目前大陆也积极外销,台湾少了政治红利又得面对陆日韩竞争,且上述国家又与东南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你(台湾)很难竞争得过日本、南韩,这对台湾整体石化业影响满大。」

ECFA若断 产业冲击连动

中经院研究ECFA中止或部分中止的可能影响,工业冲击部分,二○二二年石化、塑胶及橡胶对中国出口占比高达百分之四十三点一,机械业占比百分之卅点六,石化、塑胶及橡胶取消后面临的最惠国待遇(MFN)关税税率为零至百分之廿五;机械业为零至百分之十四。

吴佳勋预期若ECFA全面中止,冲击我国出口值约二○四亿美元,考量厂商ECFA利用率约六成,其实ECFA早收优惠取消影响更低,但「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冲击的是两岸经贸的信任与两岸谈判的基础,以及各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果,影响会不断扩大至周边产业,非常深远。」

她解释,长期来看,影响两岸经贸重要关键取决美中关系张力。若美中科技竞争持续,大陆将被迫「内循环」,强化科技自主与本土供应链,加快国产替代进口,「大陆推动自主供应链,台商优势会逐渐消失。」

台湾主要出口地占比变化 制表/财经中心

太阳花冲击 阻断两岸青年理解

南宁台商协会副会长林大为也说,十年来一路见证太阳花运动,看着两岸交流由热趋冷,「太阳花运动对台湾最大冲击,就是彻底阻断年轻一辈理解与认同中国大陆的大门」。

林大为说,太阳花事件发生时的那一代年轻人多已三十而立,两岸疏离更趋明显:台湾年轻人仇中、中国大陆年轻人也仇台,政治力运作对中华情怀的切割,「让你少了更多朋友、增加更多敌人。」

主计总处二○二二年国人赴海外工作统计已经显示,国人赴大陆工作十七点七万人,占比降至两岸开放交流以来的最低,仅百分之卅七点五;在此期间,赴美工作十点三万人,比重达百分之廿一点八创新高。

「我在大陆看见的是,台商、台生变少了,再加上旅游中断,两岸更加互不了解,变成同文同种、最熟悉的陌生人」,林大为感叹,中国大陆对台红利已濒结束,台湾人如何在「去中国化」及「台湾加一」趋势下重整旗鼓、重新布局,是严峻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