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密點少棘胡椒鯛成功 台灣創全球首例完整紀錄
孵化后约2个月的密点少棘胡椒鲷稚鱼群,即可提供渔民放养或鱼苗增殖放流。图/水试所提供
密点少棘胡椒鲷(学名Diagramma pictum)是石鲈科中一种珊瑚礁鱼类,虽尚未列入濒危物种,但随着环境变迁和过度捕捞,野生族群数量正逐渐减少。科学家目前仅了解其成鱼型态与生态,对初期生活史知之甚少。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与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携手,完成密点少棘胡椒鲷的自然产卵、仔稚鱼培育与生产,创下全球首次人工繁殖成功完整纪录,研究成果将于明2025年1月登上国际相关领域排名前25%的学术期刊「水产养殖(Aquaculture)」。
海生馆指出,密点少棘胡椒鲷俗称少棘石鲈、加志或圭志,英文名称为「painted sweetlips」,最大体长可达100公分,是石鲈科中的一种珊瑚礁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在台湾各地的岩礁与珊瑚礁海域均可见其踪迹。
这种鱼类具重要且高经济价值,常作为食用、游钓及观赏鱼种,每公斤价格约300至500元。虽然密点少棘胡椒鲷尚未列入濒危物种,但随着全球环境变迁和过度捕捞,其野生族群数量正逐渐减少。根据渔业年报统计,1970至1990年间,全国渔获量约3000至4000吨,从2000年以来已降至500吨以下,渔业资源显著下降。
海生馆指出,科学家目前仅了解密点少棘胡椒鲷的成鱼形态与生态,对其繁殖、产卵以及胚胎和仔稚鱼的初期生活史则知之甚少。
海生馆「生物繁养殖研究团队」与水试所的「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合作,完成密点少棘胡椒鲷的自然产卵、仔稚鱼培育与生产,创下全球首次人工繁殖成功的完整纪录。研究成果将于2025年1月登上国际学术期刊「水产养殖」。
海生馆表示,本研究结合实验室与现场养殖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取得关键突破在于运用创新生物学方法,结合形态发生学、水产养殖学及数学建模,模拟自然产卵环境机制,并开发与培育关键的初期饵料。这项研究为具极大水产养殖潜力的物种建立精准、科学化养殖的里程碑。
海生馆指出,此次突破性成果是全球首次成功完成密点少棘胡椒鲷的自然产卵,并将鱼苗成功培育至稚鱼期,为未来石鲈科鱼类的人工繁殖商业化量产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了增进台湾沿海的渔业资源,水试所去年已进行鱼苗放流作业。
海生馆指出,全世界共有137种石鲈科鱼类,但能够成功人工繁殖种类不超过10种,至今有关这一科鱼类的人工繁殖资料依然相当稀少。根据海生馆调查截至2023年,台湾已成功完成至少43种珊瑚礁鱼类的人工繁殖与鱼苗培育,显示出我国在海水鱼类的人工繁养殖研发方面,在种类与技术上均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孵化后约6个月的密点少棘胡椒鲷稚鱼,因体色鲜艳,也是水族馆受欢迎的海水观赏鱼。图/海生馆提供
密点少棘胡椒鲷为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珊瑚礁海域,是优质的食用鱼、游钓及观赏鱼类。图/海生馆提供
全球首次发表的密点少棘胡椒鲷生活史全纪录,从孵化的仔鱼养成到300天的亚成鱼。图/海生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