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e财经》:“成绩单”亮眼,发展后劲足

人民e财经》第13期节目视频:“成绩单亮眼发展后劲

嘉   宾:白景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李丽辉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麻辣财经主创   主持人:孙秀艳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由人民网强国论坛部,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工作室,全国党媒平台联合打造的新媒体访谈栏目——《人民e财经》。今天的话题是:“成绩单”亮眼,发展后劲足。

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两位重量级嘉宾,这位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白景明研究员,欢迎您白老师

白景明:谢谢。

主持人:这位是我的同事、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丽辉老师。

李丽辉: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前三季度增长率是0.7%。我们知道,第一季度的增长率是负6.8%,第二季度由负转正达到了3.2%的增长率,到第三季度,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4.9%。放眼全球,这个成绩单还是非常亮眼的。我想请教白老师,这么亮眼的成绩单,我们是怎么取得的?有哪些特别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措施?

白景明:这次我们国家经济运行这个数据这么亮眼,在全球表现这么突出,根本性的原因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使我们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宏观政策穿透力强的国家治理格局。

另一方面,本身也是中国经济市场大、韧性强。突出表现两点:一个是我们的人口多,总需求大;第二,中国还是处在结构转换期,这意味着我们还是属于经济的成长期。这两点原因融合在一起,使我们的经济还能够保持0.7%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疫情冲击情况下,确实是非常亮眼。

李丽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上半年的时候预测是正增长,后来又上调了增长的幅度。实际上国际机构,包括全球都是看好中国的经济。我觉得就像白老师刚才说的,国家的制度优势显示出来了。因为经济受到的是疫情的影响,只有把疫情控制住了,实际上经济才能恢复,前提是要控制住疫情。

主持人:大家有稳定的心态了,才能专注于发展。

李丽辉:才能复工复产。现在从全球看,就是因为有一些国家疫情还在蔓延,所以复工复产没法复,好多服务业都开不了,是有这个问题

主持人:具体来讲,您觉得我们的措施表现在哪些方面?

白景明:中国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我们能够及时地确定出精准宏观政策。这个精准的宏观政策,首先我们的政策基调,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控制疫情,同时又要确保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又确定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前边统筹疫情控制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顶层设计,是一个总基调,这个总基调要靠各项政策来落实。

中国的政策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政策及时、精准,就是我们很快就出台政策。比如财税这方面的政策,我们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连续出台了几十项的减税降费,包括及时出台支出上的政策,货币政策也是如此,同时我们其他的一些,包括产业政策上、贸易政策上,都有相应的政策,也出台得非常及时。所谓精准,就是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像出台这么多减税政策,很多是针对小微企业的。小微企业承受力弱,比如它在疫情期间最需要解决的是现金流问题,我们及时解决它的现金流,就是精准。货币政策也是,定向降准、定向给一些贷款。这是及时和精准。

第二,我们这个政策体系是统一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发力,共同精准地去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联合发力,这样放大了各自的政策效应,及时地解决了问题。

李丽辉:形成了合力。

白景明:这边减税。

李丽辉:那边贷款也容易了,也及时了。

白景明:那边放款,放款的时候,特别是给小微企业放款,这边财政给贴息。

主持人:这就是政策工具上的统筹。

白景明:是政策工具上的统筹。我们现在一直在讲究政策要协调,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说的,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区域政策同时发力,相互协调配合。中国从这次疫情防控到经济运行统筹的过程中,都体现出政策穿透力强的特点。

李丽辉:政策可以落地

白景明:能够落地。我看西方国家,疫情期间,疫情防控政策想怎么做,落地不了。

主持人:又反过来像您说的,是我们制度优势的体现。

白景明:我们特别突出的,就是制度优势。制度优势充分地和市场运行自身的内生的需求扩张、供给扩张结合起来,所以,我们才能够有0.7的增长率。0.7的增长率,是在那么大的基数上实现的。0.7%的增长,意味着5600多亿人民币。

李丽辉:国际机构的预测说,今年主要经济体里唯一正增长的就是中国。

主持人:而且我们经济正增长不是一个小幅度,还是有一定的幅度。

白景明:还是有一定幅度。

主持人: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当中,两位觉得哪方面更亮眼?

李丽辉:刚才说的措施,这个穿透力和落地率效果特别好。国家统计局也发布了数据,金融这一块让利是1.5万亿元,这是到上半年的时候。减税降费这一块,1—8月已经是1.8万亿元,力度非常大。之前好几年我们一直在减税降费,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减税降费,而且定向地主要是给小微企业,这个政策力度一下子就发挥出来了。作用发挥出来就支撑了“六保”“六稳”,整个就稳住了。要不然市场主体保不住,经济不可能增长,就业也不可能稳定。这一连串的,其实互相之间是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的。

主持人:在成绩取得的过程中,肯定有一些特殊的行业,对经济增长有一个特殊的拉动作用。这份成绩单中谁的贡献最大?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哪些方面?两位给我们分析一下。

白景明:我个人分析,这次我们成绩单的亮眼,从行业结构角度,我特别关注两个行业。一个就是在结构上来说,第一产业增长是最快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李丽辉:第一产业就是农业,不容易。

白景明:农业增长首先保证了人们的生存,稳定了民心,这是社会效应。从经济效应来说,农业的增长为工业第三产业的增长打下了基础。制造业、工业的增长,第三产业有的也是依赖于农业的增长。所以,农业的增长,社会效应来讲稳定民心,特别是疫情冲击期间,粮食的保障供应使大家心态放稳,充满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产业相对来说冲击是比较大的,旅游、运输,它的增长率都低。第二产业的增长势态不错,我们第二产业里面的大头是工业,工业当中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装备制造业增长都不错。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延续了这几年的走势。我们这几年工业的增长当中,一直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突出。

主持人:我们培育的新动能,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了。

白景明:新动能壮大,一方面促进了结构转换,为绿色发展也打下了基础。再一个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了收入的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收入是比较高的行业。它有多重效应,但是最主要的,是带动了整个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这个是起了突出的作用。所以我特别关注的是这两点,也是这份成绩单里面更为亮眼的。

李丽辉:白老师说得特别对。他说到了第一产业,就是农业的问题。实际上咱们当时都经历过,一开始的时候有人是要囤粮的,国外一放出消息来粮食不再出口了,大家立刻就紧张,因为我们有14亿人口,吃饭一个大问题。结果有人在家里多买一些粮食,我身边也有人买上百斤米、面。但是,紧接着我们夏粮就丰收了,现在秋粮正在收割,东北基本上也快完了,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大家人心稳定了,囤粮变成了节粮,我觉得这个非常不容易。

主持人:粮食丰、人心稳,我们才有更好的发展基础。

白景明:这样才有好的预期。“六稳”稳预期是非常重要的,农业也是稳预期。

李丽辉:从这三个产业来讲,第三产业的很多行业都是下半年才开始恢复,上半年基本没动,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那个时候,你也不可能出去旅游,也就是线上消费,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主持人:说到线上消费,我们看到前三季度互联网消费增长率还是挺高的,但是就整体的消费而言,和经济的增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白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要促进国内大循环,要促消费,但感觉现在和预期有一点差距,现在我们怎么来补这些差距呢?

白景明:李老师,我有这样一个看法,我们的消费扩张了,我觉得无论从现状来看还是从未来来看,消费扩张还是一个长期性趋势。第三季度,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有负增长这样一个现象,这是客观的。这里面它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疫情的冲击。因为疫情冲击,我们整个国策还是要先保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时候出台了一些防控措施,对人员的流动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人员流动和购物是连在一起的,(因此消费也受到影响)。有些节日(消费)也受到一些影响,春节、五一都受到一些影响。

另外一方面,我们消费的增长率有所放缓也正常,因为我们要看到,中国的消费也是到了一个结构转换升级的时候,这个时候放缓一些也正常。因为去年社会消费总额41万亿元了,折成美元将近6万亿美元,这个盘子是相当大。基数越大,增长越不容易。但是从长期趋势来看,应该说增长是有这个空间的。比如说汽车,我们城镇每百户是到了40部车,全国是35部,可能比一些新兴经济体还要低,增长还是有一定空间。

其他的一些家用电器,就像计算机这块,城乡之间还有差距。现在城乡之间,农民纯收入增长率超过城市的收入增长,这说明农村市场有收入支撑消费扩张的空间。所以,我们的政策各方面可能要跟上,要有更多的政策支撑农村市场的开拓。

现在,我们所说的排浪式的消费、粗放式的消费已经过去,人们消费的挑选性偏好变动快,要有些政策跟上,当然这里面主要的是供给侧改革要跟上。所以,供给侧改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要和需求对接。要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这句话特别科学精辟。

李丽辉:白老师说得特别好。消费结构在升级,这里不光是商品的结构,不光是买商品,现在也买服务。就拿我个人来说,买东西花的钱不如出去旅游一趟花的钱更多。因为我要订机票、坐高铁、住宿、吃饭,其实是需要攒一笔钱才能出去玩一趟。所以,这是老百姓的需求变了,他就觉得家里东西置备得都齐全了,除了平常买菜吃饭以外还有更高的需求。包括有孩子的家庭,还想给孩子报个班培养其他的爱好,就是这样。

主持人:新的需求在不断涌现,也促进了消费的升级。可能“双十一”、“双十二”之后,还会有新的亮眼的消费数据提振我们的信心。除了我们刚才说的亮点,外贸数据也是给了我们很大惊喜。第三季度的外贸数据不仅由负转正,货物进出口的同比增长达到7.5%,这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想听听白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白景明:货物进出口的增长,确实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亮点。中国的货物进出口增长,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为什么我们出口还能增长呢?这和我们疫情防控产品出口是有关系的,我们目前出口的对全球经济有重要的意义,它支撑了一些国家在疫情期间的生产和消费的正常化。

李丽辉:这个很了不起,是对世界的贡献。

白景明:对,是对世界的贡献。我们注意到中国进口的增长率也不错,超过出口的增长率。进口的增长,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市场内生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因为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这就是两个循环的结合了,进口有内生需求,同时我也拉动了外国的出口,对它的经济也是一个良好的促进,起到助推的效果。

主持人:拉动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

白景明:相互对接。特别是今年这种情况下,我们进口一扩张,对很多国家的经济来讲,真是及时雨了。

李丽辉:我也觉得,外贸增长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没有想到。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那么多,我们很多的外贸出口实际上是受阻的,受到影响的。但是在疫情冲击下,居然我们的外贸的数据这么亮眼,我觉得其实就是说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能够为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进博会马上要开,我们进口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步的增长,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平衡和正向的促进作用。

李丽辉:一直我们国家的国策就是这样的。我们要推进全球化,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我们能够生产的,我们也尽量出口去帮助大家。我觉得这实际上就是互惠互利。

主持人:对。刚才李老师也提到国际机构纷纷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显示了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两位对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会是怎样的?因为现在已经开始第四季度了。

李丽辉:好多人都很关心,白老师和我们分析一下,前三季度由负转正了,四季度是怎样的,全年又是怎样的。

白景明:我个人分析,第四季度会好过第三季度,全年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是增长1.9%,我觉得这个预测的数据应该是差不多的。我觉得中国全年有可能达到2%左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中国经济增长,它是逐季的回升,而且跳跃性比较强,幅度比较大。这实际上表明了我们的市场需求在跳跃式的释放,跳跃式的释放在第四季度会更加强烈。比如,国庆中秋长假,统计数据是纳入第四季度的,一下子就拉动了一大块。

主持人:包括票房,都创了历史的第二高了。

白景明:供给这一端也显现出良好的态势,因为需求牵引着供给,供给也在释放。同时,我们要看到,从前几个季度出口的情况来看,国际上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还是在扩张状态。这样的话,从整体这个判断来看,特别是我们前三个季度累计正增长以后,收入势态良好,为第四季度的需求释放打下了基础。所以,我觉得第四季度经济增长,肯定是好过第三季度。

李丽辉:您还是很乐观的。

白景明:我是比较乐观。但是前提是不出现大的特殊情况。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疫情防控是非常成功的,有很成熟的体系,出现了个案很快得到的控制。实际上这里面是什么呢?还是那句话,中国内生的经济增长冲力还在,我们的制度优势是越来越强,所以我确实是抱着乐观的态度。

李丽辉:这两天,广东的朋友过来聊起来,他就说,按照多少年的规律来讲,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一般都是比前三季度要强。

主持人:这样我们对全年的预期还是很乐观的。

李丽辉:大家还是有信心的。

主持人:当然我们不能着眼于当季和当年的发展,尤其到明年是“十三五”“十四五”交接的一个年份,对我们非常重要。要保持这种经济发展良好的态势,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有哪些短板还需要补呢?

白景明:我觉得未来大的概念,我的判断是中国经济还是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是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我们要做的工作,有两点很重要:

一是要加快供给侧改革。因为中国的市场需求是有,从人均的消费角度,我们空间还是比较大,关键是供给怎么对接。供给对接当中,供给侧的改革很重要,就是我们要提升技术水平,调整产品结构,这是一方面。

第二,我们要进一步的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很重要。实际上中国这些年发展过程当中,放管服的改革,营商环境的改善,对经济的支撑是非常重大的。这个支撑效应,特别是在国际间的竞争这么激烈的条件下,有些国家实行单边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的时候,我们的要素流动,那么多国外资金还进来,说明是我们的营商环境改革取得了效果。这块是非常重要,已经得到了完善,还可以再进一步的完善。

李丽辉:这两年我们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也是在不断提高。

白景明:大幅度提升。

李丽辉:但还有提升空间,现在30名左右了。

主持人:像白老师说的,精准的政策要有更多的穿透力,惠及更多的市场主体。听了两位的一番分析和解释,看到光明的前景,让我们的信心更强了。当然,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中间也会遇到一些小波折,但是总体的趋势还是令人振奋,我们也期待着明年有一个更亮眼的成绩单。

感谢两位今天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大家的关注,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获取更多节目信息请点击此链接:《人民e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