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事實!孩子不會照著我們的意思走…父母的「放手」必修課怎麼做?

作家彭菊仙认为,做父母不必太心软或鸡婆,若孩子有能力处理的,就放给他们去磨练,摔伤了也必须忍痛让他们自行复原。图非当事人。 示意图/Canva

写了这么多,还是有我辈父母看不开。说实在,到某个境界,我们必须透澈一个事实:孩子只是借由我们肚皮来到世间的独立生命个体,在此我借由比我们「低等」的动物之「高等」智慧,与劳苦一生的父母们相互提醒与勉励。

我曾看过一段影片,小白颊黑雁出生没多久,连羽毛都还未长齐,就被雁妈妈逼迫从高山岩壁跳下悬崖。雏鸟坠落过程不断挥舞着翅膀,最后撞击在陡峭的岩壁上。为什么雁妈妈如此狠心?难道不心疼自己的骨肉吗?

原来,白颊黑雁是分布在高纬度的鸟类,寒冷的北极苔原缺少高大的树木,多半是苔藓和地衣。如果雁妈妈在荒原上下蛋,很快就会被眼尖的北极狐和北极熊吃掉,因此才选择在陡峭的岩壁下蛋。

雏鸟破壳后,荒凉的岩壁上也找不着食物,鸟妈妈无力觅食来喂哺雏鸟,因此,必须狠心逼迫雏鸟从高山跳到谷底,让雏鸟有机会到水草丰美的谷地,找食物喂饱自己。

在人类看来,母雁这样的行为实在不可思议,这根本是九死一生的赌注。但对于整个族群繁衍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幸存的雏鸟尽管有限,但就是有机会留下活口。如果把雏鸟都留在荒原,只有同归于尽的命运。

切断心理脐带,为什么父母要学放手?

人类是高等动物,但父母对于「放手」这件事,却是所有生物中最弱智的鲁蛇。我不是在骂各位读者,因为我也是苦思突破之道的困惑父母之一。

《我们是血脉相连的陌生人》一书引用一个古老、有趣的理论:「啐啄同时」:雏鸟破壳而出的过程,必须先由雏鸟在蛋内轻啄蛋壳,母鸟具有收到雏鸟意欲出壳的本能,一听见声音,就会从外面啄破,如此里应外合、啐啄同时,雏鸟才能成功破蛋而出。

同样的,人类孩子和父母切断缠绵黏腻的「心理脐带」,也必然是「亲子协作」的过程,当爸妈发现孩子外热内冷(对外在世界很热切、看父母连一眼都嫌多),就知道「孩子破壳而出」的时机成熟,爸妈如果错过良机,孩子很可能就无法完成所有生物体都必须经历的「分化」任务。

孩子有能力处理的,就放给他们去磨练,摔伤了也必须忍痛让他们自行复原;孩子有能力搬出去独立生活的,就要相信他们有自我存活的本能,外面的世界一定有风风雨雨,他们必须学习为自己遮风挡雨;孩子还没能力完全独立负责的,在他们能承受的范围内别太心软、更别鸡婆。

放手该怎么做?把成年孩子「当成客人」

所谓「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人类的青春期愈拉愈长,以前是十二岁至十八岁,如今向下从九岁开始,向上延长到三十多,甚至不乏四、五十岁的老小孩。父母若不切割、不止忧,可能真的只能打一一九。想了很久,只能贡献一个土法炼钢的方法,看能不能帮助老父老母及我自己逐渐对「放手」上手。

记得孩子小时候,我们都一致认为「易子而教」最为有效,别人家的小孩总不让人失望、总是比较乖巧受教吗?其实真相是,别人家的孩子受不受教不干我事,毕竟没投资的标的,任它怎么波动,我们都不会心痛。

所以,结论很清楚了,孩子长大之后,唯有一招:把自家孩子当成别家的孩子。

于是,现在的我,常做以下练习:对于偶尔回家的孩子,我都当成「客人」,只要回家,绝对殷勤款待,让「客人」相见便已开始怀念;对于仍常在我左右的成人孩子,则期许自己当个称职的「民宿主人」,将他们视作「房客」,不干涉、不打扰,生活尽量还给他们。

做不到?那就长忧九十九吧!我养三只,99×3 =297,若再加上「忧自己」,我应可直接宣告人生已灭亡三辈半,自律神经永远喔咿喔咿(无医无医)。

孩子该走的路,父母无法代替承受

容我再揭发一个真相:对于成年的孩子,我们能做的、能影响的,真的不太多,可能只有百分之○.○一弱。我很喜欢的韩剧「我亲爱的朋友」里有句话:「不管有没有教孩子,他们都不会照着我们的意思走,这就是人生。」

所以,所有父母对孩子的「忧虑」,是稳「赔」不赚的赌注,还没走过一半人生的孩子通常不会被我们左右,更不会为我们欢喜为我们忧,他们多半都要走自己的路。

要如何做到对孩子的未来不忧不惧?别无选择、绝对必须:适度切割,而改为「相信孩子」与「祝福孩子」,如此,才可能遇见止跌回升的拐点。

祝福孩子一生顺遂、永远不会遇到糟心事吗?人生就是场修练,因此,无论妈祖、观世音或是上帝耶稣绝不会少给任何人「人生惊吓礼物」。

要祝福孩子,当他们遇到糟心事时,练就能自己挺过来的坚韧本事。毕竟一个成年人的改造,只有百分之一来自提醒与教导,百分之九十九都来自社会的千刀万剐。

当孩子正在经历千刀万剐时,父母的心则如亿刀兆剐,但我们还是不能代替孩子承受。因此,我们明白且接受,谁都不能代替谁走过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

《五十岁后我出去一下:不当妈妈、太太、媳妇之空巢熟女好好爱自己》。 图/天下文化

本文摘自《五十岁后,我出去一下:不当妈妈、太太、媳妇之空巢熟女好好爱自己》,2024/2/29 天下出版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