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三九貼差別在哪?三伏天又是什麼時候?中醫師一次講明白
彰化马光中医刘宗升医师说明,三伏贴是将温热性质的药物黏贴在特定部位上,让药物的温热之性渗透经络之中,整补益阳气、预防阴邪侵扰的效果。 示意图/Shutterstock
有听过中医的天灸、三伏贴、三九贴吗?今天来介绍一下这些是什么,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医特有的结合经络、穴位治疗方式中,以穴位贴敷最为广泛使用,又名为「灸」,是利用发泡刺激性之药物在特定穴位进行的贴敷疗法,又称为药物发泡法和敷贴发泡法(使皮肤有灼热感、起红疹或水泡的状况)。
将温热性质的药物黏贴在特定部位上,让药物的温热之性渗透经络之中,整补益阳气、预防阴邪侵扰的效果。可以借由丸、散、膏的剂型直接贴敷于穴位上,利用中药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而达到调整机体与治疗疾患。
三伏「天」是指什么?
所谓「天」,是指借助时令之气来对人体进行治疗或预防保健,早在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至宋代《针灸资生经》中可以见到现代「天灸」的雏形,将捣碎的旱莲草用铜钱压在穴位上,外面绑上布固定,待其发泡。
三伏天是指农历夏至后的初伏、中伏及末伏天,也就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数十天是一年里天候最热的时期。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的治病原则,一些冬季常发作而阳虚阴寒为主的过敏性疾病可通过伏夏时令的调养,使病情好转。因此,利用一年中最热、阳气最充盛之时,引阳气入体内,消除体内之阴邪,以治疗身体虚寒性病证。
三伏「贴」又是什么呢?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在八月朔日收取露水,敷在膏肓穴治劳瘵,谓之天灸。
而后世医家多有医案记载和衍生应用,当中最有名的为清‧张璐《张氏医通》运用此法治哮喘,也是「三伏贴」的源起。
一般认为,三伏贴的概念出自于清代《张氏医通‧卷四‧诸气门下》,以特定刺激性药物治疗「哮」证之描述,提到贴敷之后皮肤反应,并且需在「夏月三伏中」进行治疗。
古籍的叙述如下:
「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那三九贴是什么?
三九贴除了贴药「时间不同」之外,其他选穴、选药、操作方法与三伏贴相同,时间则选在冬天的「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三九天是冬至后,每隔九日为初九、二九、以及三九天,此时阳气伏藏,气血不畅,利用冬天寒冷的时机,在背部特定穴位敷以温补通经散寒的药饼,来改善呼吸道疾病和体虚容易感冒的体质。此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有激发阳气和承上启下(与三伏天相对时节)之作用,是「格阴护阳」,格拒严寒,来保护体内的阳气。
根据现代研究,灸疗法治疗机转是透过降低血中嗜酸性白血球数量来改善体质,并抑制免疫球蛋白IgE过度形成,对过敏性鼻炎、气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有相当疗效。
故天灸、三伏贴、三九贴,都是中医外治法的「灸疗」应用,只是名称及时节上的不同。
灸疗法的禁忌症
1.体质燥热发炎者:体质经医师诊断为燥热体质的族群、身体处于急性发炎期(如:感冒发烧、喉咙痛)的患者。
2.皮肤有状况者:接触性皮肤炎、皮肤对敷贴药剂过于敏感、曾经对灸疗敷贴产生过敏反应的人。
3.特殊族群:2岁以下婴幼儿、孕妇、癌症治疗患者,禁止敷贴。
灸疗敷贴期间,需注意:
1.勿晒太阳及流汗,流汗会增加皮肤刺激而缩短敷贴时间。
2.洗澡时水温勿太热,避免皮肤刺痛感加剧(切勿泡温泉)
3.辛辣(如:麻辣锅)、生冷(如:冰品、生鱼片)、烤物、炸物等容易诱发过敏的食物,不建议在治疗期间食用的。
4.作息规律少熬夜,多喝温水帮助身体代谢。
参考资料:
<灸疗探悉 作者:陈麒方、孙茂峰 中华针灸医学会杂志 Vol.20 No.1-2 December 2017>
图/马光医疗网
本文转载自《马光医疗网》,原文为:三伏贴?三伏天?三九贴?中医师教你分辨差异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