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民怨垃圾场破坏居住品质 环保局允诺改善

三峡民众今(13)日召开协调会,召集各方人士出席商讨如何解决问题,期盼能在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中找到平衡点。(三峡拒垃圾场自救会提供)

自救会民众反应,上午才开完协调会,结果下午又继续动工,感到相当不解,不管环保局也承诺会要求当事业者与民众进行沟通。(三峡拒垃圾场自救会提供)

新北三峡居民今(13)日上午10时30分举办「反对盖垃圾场自救协调会」,邀请新北环保局、环保公司代表及民进党新北市议员黄淑君等人到场,不过协调过程无法达成共识,黄淑君也痛批,环保局人员屡屡闪避问题,甚至出现派错人无法回答问题的情况,要求一周内厘清并回答;环保局回应,协调会内容都有听进去,未来也会要求业者办理在地说明会,听取民众意见并说明规划内容。

经了解,事件起因是三峡居民发现,三峡捷运横溪站周边突然有环保公司进驻,并兴建2栋3层楼高新建物,意图作为「垃圾转运中继站」,民众担心不只臭味,就连病媒蚊等相关影响健康、心理状态、环境污染的问题都会连带发生,并且还发现该环保公司有近200笔的裁罚纪录,实在是难以相信1个不停违法的事业单位,能够因为民众抗议就变得奉公守法,更痛批「表面上说不会有问题,根本是在呼咙民众。」

环保公司向民众解释,废气问题已经做过风向评估,确保味道不会往住宅区吹,即便风向改变吹向住宅区,废气也早已经过特殊工法集中在洗涤池,让污染降低至法定标准内;另外民众关心的垃圾车频繁出入问题,也已做过统计,1个礼拜大约是100趟次左右。

民众也质疑,该环保公司的兴建核可执照究竟如何申请通过,前科累累之外,选址也有相当大的疑虑,例如该地距离横溪仅12公尺却不算河川区土地,而且根据新北市规定,申请贮存场或转运站地点,需离住宅区最少100公尺以上,但该处距离住宅区仅17公尺,另外该地原先为农业用地,却能在当地里长不知情、没环评的情况下,申请变更成「特定目的事业用地」。

对此环保局说明,本案选址为业者依据「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规则」办理用地变更编定,并依照相关规定送至市府审查。

黄淑君也提问,为何生活废弃物无法直接进厂焚烧,还需要另外兴建垃圾贮存场,而且原先厂商承诺只会贮存生活废弃物,为何今日环保局又改口,新增更多种类的废弃物,令人匪夷所思。

环保局回应,该垃圾贮存站兴建目的是为了减少往返垃圾处理厂车次,而贮存的废弃物为事业员工垃圾、事业活动产生之一般垃圾,以及少量废塑胶混合物、废橡胶混合物及废纸混合物,但既然民众有疑虑,也会要求业者办理在地说明会,并依照民众意见做出说明及改善。

黄淑君也提到,每月垃圾清运量一变再变,最初提到1400公吨,后来又改口成1500、1600公吨,为何不能一次说清楚,给民众一个明确的回答。

环保局表示,目前许可的每月清运量为1492.5公吨,而贮存量还未许可,目前业者预计申请的贮存量为每月514.1公吨,后续待业者提送清除许可变更申请,本局将依照营运模式、清除频率及贮存场空间等条件,核实计算贮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