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路径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言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之一,旨在说明学生语言运用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学生存在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等问题。为此,笔者希冀立足口语表达的不同方式,从转化内心语言、尊重生活语言、建构学科语言三个方面为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供可行思路。

转化内心语言,让学生敢说

内心语言是相对于有声语言而言的,体现的是学生思考、组织语言的过程,这种语言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有的学生在参与课堂回答的过程中,虽然头脑中已经形成关于某个主题的想法,但是由于害怕自己表达错误,不敢积极表达,长此以往,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内心语言的转化,解决学生不敢说的问题。让学生敢于表达,这是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前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的“表达与交流”目标中提到,“(学生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三学段关于“表达与交流”的目标也有“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观点”的表述。转化内心语言,首先,教师需要创设学生敢说的口头语言表达氛围,轻松愉悦的课堂表达环境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敢于表达的氛围。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一些通过肢体动作、神态表现出想要表达但是又不敢表达的学生,教师要抓住时机,循循善诱地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再次,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设计不同层级的口头语言表达任务,引导学生打开表达的话匣子,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语言表达的信心。

尊重生活语言,让学生愿说

生活语言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来交流的普通语言,这种语言是未经加工、不一定规范的口头语。在课堂表达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带有自身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时,发现别人投来异样目光,就可能导致他不愿意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语言,解决学生不愿说的问题,让学生乐于表达,这是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内在动力。

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对学生的表达素养提出的“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要求,第三学段的目标由“愿意与他人分享”进阶为“乐于表达”。尊重生活语言,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应该允许课堂上存在不同的表达声音,对学生原有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给予无条件的接纳、理解和尊重,允许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语言,在尊重学生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引导,让课堂走向真实、活泼和生动。其次,应基于统编语文教材所提供的语境,关注语文教材的前后口语衔接,打破单元限制,以学习主题引领,带领学生整合所学语言,为学生创建更多口语表达的平台,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口头语言的表达中,形成完整的真实情境下的主题表达。再次,不同学段的口语表达要符合本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新课标对学生的素养要求,教师不要过分拔高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要求,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做好引导,让课堂成为学生愿意表达的课堂。

建构学科语言,让学生会说

学科语言指向的是表达的规范性,规范性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在不同的语境下学科的规范表达支架,规范性的学科语言可以助力学生表达得更自然、更自信、更有条理。很多时候学生敢说,也愿意说,但表达不到关键点上,也就是所谓的不会表达。因此,教师要建构学科语言,解决学生不会说的问题,让学生用更具规范性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达,这是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不同学段对学生的表达素养提出了进阶性要求,要求学生不仅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而且可以进行复述、转述、请教、建议等规范性的口头语言表达。建构学科语言,首先,要挖掘教材的表达语境,教师不仅要利用好语文教材中专门的口语交际板块,创设口语交流情境,做好与学生生活的链接。其次,要关注不同的学习主题下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需要,组织好相互关联的学习活动。再次,要搭建学科语言支架,建构学科语言支架可以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入手,在语言交流情境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词语、句式等基本要素,形成一定的具有逻辑性的表达结构,让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基础上内化语言,形成内在积累,从而可以更自然、更自信地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云帆小学)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11日 第05版

作者:郝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