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海源閣 萬卷書海 文化寶庫

海源阁由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图/本报山东聊城传真

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由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年,以宏富藏书,精善版本,丰富文物闻名。海源阁兴盛时,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4000余种、220000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是聊城文化昌盛标志,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组成,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海源阁位于聊城杨氏宅院内,藏书楼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面阔三间,下为杨氏家祠,上为珍本收藏处。道光十八年,文人杨以增为父守丧,忆起曾对父许下藏书志向,故着手修建藏书楼。建成后命名为「海源阁」, 取自「礼记」名句「三王之祭川也, 皆先河而后海,或源,或委也,此之谓务本。」杨家致力藏书事业,「搜罗典籍,不遗余力,孤本珍籍、精校名抄,乃悉集于聊城。」同治年间,怡亲王载垣以狂悖

遭诛,杨以增之子杨绍和购得怡府大部分珍籍。杨绍和之子杨保彝每遇善本,辄多购置。历经杨家四代悉心努力,海源阁珍藏达到鼎盛,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

海源阁是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宋元珍本逾万卷。图/本报山东聊城传真

众多学界泰斗,给予藏书史上久负盛名的海源阁高度评价,「四经四史斋」、「琅环之府、群玉之山」。刘鹗在「老残游记」记录寻访海源阁藏书而不得。老残至东昌观书未果,即于客舍壁上愤然题诗「沧苇遵王士礼居,艺芸精舍四家书。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嫏嬛饱蠹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