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文化,如何开启宁德新“时代”?

宁德的理想与现实之间,隔着一层“窗户纸”。

01 现实与理想的失衡

提起宁德,恐怕多数人会首先想起蜚声海内外的宁德时代。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占据了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像特斯拉、蔚来、理想等顶尖新能源汽车品牌,均搭载着它的电池驰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宁德时代的带动下,工业也成为了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宁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07.33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136.12亿元,同比增长11.8%,占比高达56.1%。相对而言,服务业则显得有些黯淡无光,增加值增幅低于工业增加值10.3个百分点,对此,当地政府也直言不讳的指出,“行业发展亮点不多,亟需补齐短板。”

当然,亮点不多并不代表没有亮点,例如文旅产业。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宁德旅游业创造了历史新高,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6207.29万人次和579.49亿元,同比增长46.6%和59.3%。

只是,与年收入已超4000亿元的宁德时代相比,宁德文旅产业的年收入还不及其一个季度。对比热门旅游城市,宁德同样相形见绌。2023年,上海、成都、广州、武汉、西安等热门旅游城市旅游收入均超3000亿元,北京更是超过5000亿元。对比福建省内,宁德与泉州、福州的差距也肉眼可见,2023年旅游收入仅为两者的六成左右。

而且,在携程等OTA平台发布的各类TOP榜单中,也鲜有宁德的身影。耐人寻味的是,在携程去年发布的《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中,宁德却位居值得一去、人少景美的“反向游”目的地之列。甚至于,隶属于宁德的霞浦县,似乎也比宁德受欢迎,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它入选了途牛发布的十大县域旅游热门目的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宁德对于文旅产业的远大理想。在《宁德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中,宁德提出了建成全国知名的山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以及到2025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7500万人次和1000亿元等发展目标。结合2023年的“文旅成绩单”来看,若想完成此目标,意味着在2024-2025年间,宁德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速要达到9.92%和31.36%,压力着实不小。

显然,宁德希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新的“宁德时代”。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该如何跨过两者之间的沟壑?

02 资源与目标的反差

事实上,宁德的理想,并不远大。

根据芦坪岗考古发现,宁德早在距今1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最早出现在文字记载中,是在先秦时期,彼时这里为闽越族驻地。晋太康三年,设温麻县,这是宁德最早的县级行政机构。元至元二十三年和清雍正十二年,宁德又分别升为福宁州和福宁府。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诞生了明末清初著名佛教律宗大师释圆瑛、唐朝著名诗人薛令之、南宋著名理学家陈普。与此同时,张元干、戴复古、黄公度、辛弃疾、文天祥、谢翱等诗词大家均曾到此游历,并留下了诸多旷世佳作。例如,黄公度到此触景生情,为了表达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写道:“闽越江南此地分,鲍娘诗句尚能存。客怀未觉今宵好,家住壶山烟雨村”。

从古至今,一座城池之所以能够吸引文人雅士在此停留,往往拥有令人如痴如醉的景色。宁德,依山傍海、山峦耸立,大山高崖之间溪流潺潺,山间平原河道密布,沿海岛屿星罗棋布,独特的地理风貌造就了闽东独特的山海文化。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德自近代以来还孕育了潘天寿、沙耆、陈之佛、陈逸飞、贺友直等诸多知名画家,或许山海文化带给了他们无尽的创作灵感。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让宁德坐拥能够比肩国内乃至全球的优质旅游资源。例如,被誉为“海上仙都”的太姥山、“天下绝境、宇宙之谜”的白水洋、“鸳鸯故乡”的鸳鸯溪。

据史书记载,太姥山原名为“太母”,因尧的母亲曾在这里羽化飞升而得名。因靠近东海,相传东海中的众位仙家常来此聚会畅饮,因此又称“海上仙都”。三面临海的太姥山,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闻名遐迩,集山、海、川、岛于一体,融自然人文于一炉。

无论是逶迤连绵的青山、郁郁葱葱的林木以及林立的怪石,还是澄澈碧绿的湖水,这里应有尽有。尤其是太姥奇石,雕镂万态,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中尤以绵延数千里的“九鲤朝天”和“二佛谈经”最为壮观雄伟,古人也曾赋诗道:“太姥无俗石,个个皆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

与威严壮丽的太姥山相比,白水洋·鸳鸯溪则那么的静谧和浪漫。白水洋最具特色的,莫过于由3块平坦的万米巨石组成的“十里水上长街”——宽阔的平底基岩河床,溪流平缓且清澈见底,水至深处不过膝盖,在阳光的照耀下洋面波光粼粼一片白炽——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浅水广场。

如果用一首诗来总结,那就是:

鸳鸯溪长达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谷幽水净,早在100多年前就曾有鸳鸯在此栖息,现在每年都有数千对鸳鸯不远千里从北方来此过冬,因此也被誉为“爱侣圣地”、“鸳鸯故乡”。

不仅于此,鸳鸯溪还以各具特色的瀑布闻名于世,其中尤以百丈漈瀑布风格最为独特多变,每逢丰水时节,站在瀑底向上望去,可见风卷云舒与气象万千。在百丈漈瀑布的后面,还有一处“水帘洞”,相传是当年孙悟空奉观音娘娘之命来保护鸳鸯时,用佛法从花果山转移而来。古人曾这样形容百丈漈:“万仞高岩望眼舒,青苔斑驳上天衢。欲将百丈长流瀑,洗尽人间垢与污。”

除此以外,宁德还有周宁九龙漈鲤鱼溪景区、福安自云山、三都澳、霞浦滩涂、霞浦赤岸、古田临水宫、福鼎嵛山岛、支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著名景区。值得一提的是,“闽东北亲水游”线路还被评选为“CCTV全国完美假期十佳线路”之一。

显然,坐拥如此富饶的文旅资源,宁德在“十四五”期间提出的“全国知名的山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发展目标,着实有些低调。但另一方面,为何宁德的文旅产业始终难以成为国内“顶流”?

03 宁德与西安的差距

《宁德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曾经指出,当下宁德的文旅产业结构、产品体系以及基础配套都亟待提升改善。例如宁德多数文旅产业融合项目浮于表面,缺乏创新力,市场号召力弱;在全民休闲时代,消费者对品质生活、互动体验、个性定制、便捷服务的要求更高等。

但根据迈点的观察,目前宁德文旅产业的问题并不在于业态、产品、基础设施等层面。反而经过多年的培育,宁德在上述层面已经愈发完善,甚至可以说已经具备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上看,前述分析已经清晰表明,宁德兼具文化底蕴与自然景观,集山、海、川、岛、湖、林、洞于一体,即使是西安、杭州这样的热门旅游城市,也有所不及。在此之上,宁德又推出了红色之旅、行摄之旅、畅快之旅、自驾之旅、朝圣之旅、浪漫之旅、康养之旅、度假之旅、体验之旅、风情之旅、研学之旅等多种业态及产品,同时基于当地风土人情,还推出了诸多非遗、民俗体验活动,文旅融合发展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从旅游要素的角度上看,宁德的美食特产种类之多让人应接不暇,例如蕉城的洋中拌粉、飞莺扒鸡等,屏南的芋头面、鸳鸯粿、米烧兔、八宝胡芦鸭以及久负盛名的福鼎白茶等。因为高度发达的工业以及宁德时代的存在,宁德的酒店设施较为完善,虽然过去主要以商旅为主,但近些年来像洲际、亚朵等头部酒店集团,已经开始着手布局休闲度假酒店,与此同时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当地民宿业也发展迅速。随着近十年来合福高铁、衢宁铁路的相继开通,以及城际高铁规划的提出,宁德正逐步由过境铁路向枢纽铁路转变,交通也愈发完善。

那么,宁德文旅产业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迈点认为,是缺乏强有力的文旅IP。例如,提起杭州会想到西湖,提起济南会想到趵突泉,而提起宁德,恐怕多数人还是会想起宁德时代,而非太姥山或者白水洋·鸳鸯溪。

那么,如何破局?西安的做法,或许可以起到借鉴意义。与宁德如出一辙,西安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质的旅游资源,但在抖音兴起之前,即使坐拥兵马俑这样的顶级文旅IP,文旅产业发展似乎也是不温不火。

转折,出现在2017年。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彼时抖音上突然涌现了大量关于西安的夜景、美食文化、古城墙等短视频内容,尤其是在永兴坊的摔碗酒视频,瞬间让西安一摔而红,再加上那首兼具古韵与现代气息的《西安人的歌》,迅速俘获了年轻人的芳心。截至2018年4月底,抖音平台上关于西安的相关视频超过61万条,播放总量超过36亿次,回民街、大雁塔也一跃成为了游客的打卡圣地。

随后,西安市政府也趁热打铁,专门召开了关于如何利用抖音对西安的美食、美景等进行宣传的专题会议,并策划了像“西安年·最中国”等一系列的文化主题活动,西安也逐步发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抖音之城”,并稳居各大OTA平台发布的国内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之列。

对于宁德而言,如今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个东风,就是文旅IP的打造。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大二全,而是要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突破口,以点带面,并将文化底蕴与潮流风向相结合。例如太姥山既然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誉,那么是否可以还原古代众“仙家”的聚会场景,推出类似于汉服体验的主题活动,成为年轻人寻找真我的世外桃源?再比如福鼎白茶能否与年轻人喜爱的奶茶品牌推出联名款,并将鸳鸯溪这样具有深度寓意的文旅IP融入其中,借此撬动年轻客群?

简而言之,文旅IP之于游客而言,是一个非去不可的理由,是一种侵入心智的品牌价值,是一项与灵魂交织的情感慰藉。在这个“酒香还怕巷子深”的年代,优质旅游资源、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只是基础,出圈的密码还是在于文旅IP的打造。因此,宁德的现实与理想之间,其实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

04 结语

几十年前,最高领导人在宁德任职时曾经总结了宁德的三大优势:第一个是政治优势,革命老区,有光荣传统;第二个是山海资源优势;第三个是宁德劳动人民的淳朴风气和艰苦奋斗精神。

如今的宁德,淳朴风气和艰苦奋斗精神已经在高度发达的工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未来,能否开启宁德的“新时代”,则在于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山海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