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终不靠运气而靠准备!病主法3周年 新书翻转生死文化
主办单位、共笔作者与陈时中部长共同翻转爱心,象征翻转生死忌讳的文化,让爱串联。(图/病主中心提供)
亚洲第一部以病人为主体的《病人自主权利法》(病主法),以预立医疗决定的方式保障当事人的善终权,施行至今已经3周年。立法院荣誉顾问、现任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执行长的杨玉欣委员带领病主中心团队,串联康健杂志、陈建仁前副总统、作家张曼娟、知名主持人于美人等24位社会影响力人士,推出公益书籍《如果还有明天》。
杨玉欣指出,《如果还有明天》出书的初衷,是希望透过24位名人对病痛与生死的切身故事,跳脱刚性的法律宣传,以生命的爱与感动,号召众人在「还有明天」的时刻,讨论「如果没有明天」的话题。病主中心特别邀来书中共笔作者们,共同启动社群串联,发动「#如果还有明天」的话题讨论,点出「善终」不靠运气而靠准备,期盼以终点的话题引领众人重新思考「一路向死的人生,该怎么活,才不枉此生?」
卫福部陈时中部长致词点出分享与思考的重要性。(图/病主中心提供)
卫福部陈时中部长、台北市柯文哲市长及立法院蒋万安委员等人也到场表达对病主法的支持。陈时中部长表示:「病人自主权利法的精神很好,有分享、有信任、有选择,医病彼此交换经验,对于专业的信任加上自己的思考,来达到自主的目标。」
台北市柯文哲市长分享亲身经验。(图/病主中心提供)
柯文哲市长则是感性分享身为医师的经验,「当医疗技术好到没有心脏、肺脏、肝脏都能活着,我们面对的是生跟死的界线到底在哪里?我们要思考什么样叫做活着。」一句话点出「如果还有明天」的深沉思考。
立法院蒋万安委员呼吁让生死文化不再忌讳。(图/病主中心提供)
蒋万安委员于致词也点出谈论善终话题的必要性:「从善终权开始思考,其实就是思考怎么样活着更没有遗憾。这个话题并不是传统说的触霉头,而是真正带领民众走向更幸福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