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赋》热播 演员在“韧劲儿”中“过把瘾”获赞

美术指导韩忠的美术阐释中,剧集上阳赋》将故事背景定位于汉唐之间的东晋时期,“将东晋作为历史支点,兼取秦汉之风、唐宋之雅,并借鉴和汲取日本园林和古代建筑精粹,融入大中华的美术概念中,为我所用。”

故事是虚构的,标准是游离的,而剧集主创的使命,便是在这种游离中让观众感到聚焦、真实。它或是一种心理认同,或是一种文化共感,而在大女主戏里,真实或许首先意味着对女性角色的体悟。

“因为剧集原本设定为80集,所以跨越感很大。加上主题定位是家国情怀,介于正剧和情感古装剧之间,在这方面呈现的分寸感也需要把握得当。经历了一年多的创作,大约写了100多万字。”《上阳赋》总编剧、剪辑指导罗松在此前的采访中说道。

虽然经历了大量改编,但罗松和原著作者寐语者有一个共识,“无论怎么改,都要抓住王儇的灵魂,保留她做事的风格和内心的驱动,让人物变活,自由生长。”

总导演侯咏则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立意”。在最初的导演阐述中,他提到,王儇(子怡饰)身上散发出来的对外界的磁性吸引力是一种强大的能量,对任何人都有作用。这种强大的能量从中心向周边所有的人和事辐射开来,对他们的态度、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能量是靠什么产生作用?实际上这是一种爱,一种大爱,一种对天下人的慈悲。”

角色“熟龄”与人生时差

在乱世中独立行走,在流落中保持信念,非靠大爱与慈悲而不可为。在一次次乱局之中遭受牵连和裹挟,王儇以豫章王妃的身份化险为夷,并最后辅佐自己的丈夫萧綦扫平内乱,平定天下——可以说,《上阳赋》的故事及其角色本身即是“熟龄”的。

谈及演员年龄,侯咏认为这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演员演绎角色都是有跨度的,特别是我们这个戏最初是80集的体量。”

对于长篇电视剧中主角动辄二三十年的时间跨度,“一般做法都是在中间找个点,”他说道,在任何戏中找演员都有一个算法,“起点的年龄加终点的年龄,除以2,再根据情况是前面(年龄)的(戏)量多,还是后面的量多,选择这个中点是前移还是后移。”

古代女性与现代女性的人生之间,也存在着某种“时差”。“十几岁就踏上人生舞台,在我们刚刚完成学业进入社会这个年纪,30岁不到,一些优秀的古代女性已经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生。”原著作者、《上阳赋》联合编剧寐语者在接受「ifeng电影」访问时提到,“影视改编时是否需要弱化(及笄)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太纠结于这一点。这个故事不是要讲一个少女,而是讲一个女人的一生,演员也不是只演一个少女,而是演了她的一生。”

在剧集的具体拍摄过程中,对于年龄的设定也经历了一个“妥协”的过程。

“其实子怡当时对演少女也是比较反对的,她说自己坚决不能演这么小的。”侯咏告诉「广电独家」,关于王儇的年龄起点,原先的设计是有一个童年的,还有一个十四五岁少年时期的,然后再接及笄之礼。后来因为前面的戏不能太长,就把中间的年龄段拿掉了,直接从童年跳到18岁的笄礼。

在中国古代,及笄之礼因各朝各代及地方风俗不同,分布在15~20岁的年龄段,不拘于15岁。《上阳赋》选择了18岁作为笄礼,其实是考虑到现在的观众对成年礼的理解,与古代的做法取得一个融合。

之后还有“艰难”的说服,“我们觉得成人礼是个很重要的节点,用来作为成年王儇的出场,是一个必需的设计,以此说服她(章子怡)。她同意了。”

“电视使的是韧劲儿

创作班底1033人,群演55000人次,拍摄时间长达273天。这意味着每集要拍3.4天——在类似的大体量剧集中,《军师联盟》为3.9天(333天/86集),《如懿传》为3.0天(264天/87集)。后期,几乎所有演员都重做了原声配音。此外,该剧还辗转北京房山、河北涿州、河北天漠、乌兰布统坝上、湖北襄阳等多地实景拍摄。

在天漠,剧组徒手搭出了剧中的宁朔城。男主角周一围将那里的环境称之为“沙漠地图吃鸡游戏”,因为“总有细沙环绕”。“从细皮嫩肉的女娇娥”到“灰头土脸的怒金刚”,这是王儇在剧中的台词,似乎也是对章子怡等演员所处实地环境的最佳描述。

现场很热,快要晕死过去了。”一提到动作戏,周一围仍然感叹“吃的苦太多了”。

“几乎没有碰到过文戏演员能演出这么好的武戏动作,”侯咏对周一围武戏的精准记忆犹新。有一场戏,萧綦拿剑照着三皇子头上抡过去,要抡到旁边,正好把王座的扶手砍掉一个角,那场戏既未使用替身,又未后补特写,“就一条做下来了”。

同样擅长武戏的“宫二”,却因室内太滑而摔倒。“之后她(章子怡)的肩膀就落下了很严重的伤痛,直到拍完杀青都是左手抬不起来的状态,大概持续了四五个月的时间。”

与此同时,侯咏对章子怡的状态很感慨,“在273天的拍摄当中,她每天到现场都是兴高采烈、情绪高昂的,始终保持一种创作的兴奋和演员的热情。谁没各种情绪?这可不容易。”

曾为《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大宅门》等多部影视剧担任摄影,侯咏认为“电影跟电视应该不分家”,且自己也执导过历史题材剧《卧薪尝胆》。与此同时,他仍笑称拍摄《上阳赋》的过程是“拍戏的苦难,生命的折磨”。这也是他剧集生涯中体量最大、投资最多、各种事件最严重、压力最大的一次拍摄,“273天,想都不敢想。”

在接受「广电独家」访问时,侯咏刚从杭州离开。在那儿的三天里,他为章子怡参与的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拍完最后一段总决赛的影视化短片。在与同行演员共同输出优质作品的同时,作为“导师”的章子怡脱下前辈的身份,与学员共同创作。

基于同样的创作氛围,《上阳赋》的主创们可谓相携着拍完了整部戏:在王蔺被流放、王儇崩溃追着囚车跑的情节中,为了等待一个“情感浓郁的氛围”,整个剧组已经到了现场,却决定等在那里,直到天色晦暗之时;在王儇母亲去世祭祀的大夜戏中,章子怡不想嚎啕大哭,因为那是“太常规的悲伤”,她与周一围在开拍前绕着一个台阶“溜达上去溜达下来”,直到足以体会那种复杂的情绪。

“电影使的是猛劲儿,电视使的是韧劲儿。”侯咏对「广电独家」说,对于电影演员来说,如果没有经历过电视剧的表演,就没有体验演员的全部人生。

在他看来,电视剧大量的台词,是演员功夫养成的重要一环;而在表现人物成长变化的同时,还要维持在一定的状态之中,又是另一重难度。

在电视剧的磨砺和辛苦中过把瘾,正是章子怡出演电视剧的初衷。“这么长的成长线,过程中有很多无奈、坚持,包括先婚后爱的情感,包括跟父亲之间的亲情,也夹杂着权力斗争。演绎一个跨度这么大、时间线这么长的戏,和对手演员一起去创作,是很过瘾的角色。”她在某次直播中说道。

命运的探寻,信念的坚守

萧綦入京接受封赏,王蔺私下约见商讨同盟,并许诺嫁女——原著中“我曾奉懿旨,密见皇后与左相”这短短一句话,剧里补全了一整集。

萧綦入京求娶王家女的整个过程,也被扩充为丞相皇帝、谢家、二皇子尽情演绎的一场权力斗争。而丞相狠心借太子献玉玺之手给皇帝下毒,不仅补全了皇帝后期势弱的人物动机,且被下毒后顺势装疯卖傻的剧情,更让角色被注入了哈姆雷特式的悲剧感

“就好比一趟火车上只坐了稀稀拉拉几个人,”侯咏告诉「广电独家」,“剧本改编必须要增加大量的人物行为、情节、矛盾、事件等,去填充这趟火车上的空间。”虽然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包含战争场面在内的众多支线剧情并未得以完整呈现,但在这样一场宏大的世事乱局中,剧集周密勾勒事件、细致描绘人物的功夫下到了。

这也是于和伟饰演的王蔺广受好评的最重要原因。“这个人物反的有理由、有逻辑,”于和伟在一次直播中提到,“凡是心疼王蔺的,都是看懂了的。”

侯咏也认为,“我们不想把王蔺反叛的根源简单归于对权力的欲望,他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夺取皇位,更多是出于对家族荣誉的捍卫。对于王蔺来讲,这是他的宗族使命、是他的宗教信仰。”

脱离了私人仇恨、个体悲欢,弗如说,《上阳赋》宣扬的是对命运的探寻,对信念的坚守。日前,该剧豆瓣评分回温,而随着王儇在剧中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妥妥的良心剧”与“品质的演技”重新进入了口碑C位。“眼神当中看出人生的铅华,看出了人生的起伏和一些深层的沉淀”,有网友对章子怡的演技如此评价道。

摄影指导菲利普·勒索,造型指导叶锦添、张叔平,配乐大师梅林茂,美术指导韩忠,以及总导演侯咏——《上阳赋》的卡司一度被赞为“奥斯卡班底”。而电影班底进入电视剧,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审美品位的提升。

“我们都是自己的声音,后期花了很长时间配音,我的部分大概配了一周的时间。”章子怡说,“既然是自己的角色,自己热爱的职业,就要把它做完整。”

回顾拍摄历程,“没有人这么干的”是周一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完全是电影标准。”

日前,《上阳赋》迎来加更,并进入又一个热度高地。“每部戏都有自己的命格,”章子怡认为,“只要有缘都会相遇,这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