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国产化自制率门槛 车辆公会:初期不宜过高

车辆公会指出,对于国产化议题,因两岸有其经济贸易特殊关系,自有限制的背景缘由,公会一致支持,但为产业发展,亦支持多元品牌发展,尽管各方各有其见解,但呼吁政府应厘清并确立政策方向,在市场高度竞争下,政府、立法委员或社会大众所期待国产化要求,对整车及零组件业者均甚具挑战性。

对于有将车辆产业对比风电产业制定国产化比例的说法,车辆公会认为,两者不可类比,因风电产业有其政府补助而应尽之责,故要求自制率有其政策及补助之效,如同交通部有补助电动巴士及具体要求十项国产化,但对于其他各型式小汽车尚无补助,需仰赖业者自行努力突破。

就产业发展观点来看,车辆公会认为,车辆产业为技术与资本密集产业,产业链相当庞大,牵动相关产业非常广,涵盖钢铁、塑胶、橡胶、玻璃、机械、电机、电子及服务等不同产业,且相关从业人才专业包括研发、制造、采购、行销、管理、保修等技能,故车辆产业有「火车头工业」之称。

车辆公会指出,近年国际车厂全力透入朝向电动化与智慧化,广泛跨域应用资通讯产业、半导体晶片,正是台湾产业优势,也期待能帮国内再创另一个兆元产业。

车辆公会分析,车辆产业中整车制造与零组件供应相辅相成、休戚与共,台湾汽车产业具少量多样与弹性制造的优势,不断投入研发与提升生产技术,加上台湾厂商具有ICT电子产业优势,汽车零件厂透过国内整车厂练兵,进而具备国际竞争能力与进入国际车厂供应链,将有助国家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