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不要让气球事件无限上纲

旺报社评

俄罗斯外交部上月底宣布,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春季到俄罗斯进行国是访问,北京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此不置可否。若习近平成行,如俄国外交部所言,可谓「中俄头等大事」,将牵动中国与美、日及北约(NATO)国家的关系,形成集团对抗之势,对印太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世界秩序将走向双极体系

日本眼见中俄在俄乌战争及中美竞争下,逐渐形成「背靠背」战略合作关系,乃积极联结与北约(NATO)的安全关系,强硬应对北京。在此背景下,NATO秘书长史托腾柏格日前到访日本,与岸田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关切俄罗斯及中国在日本周边联合演习等扩大军事合作。声明中虽未将中国定位为敌人,但表明将共同应对中国带来的庞大课题,更直指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日本可望与「七国集团」(G7)发展紧密的战略安全合作,藉印太战略连结NATO与「美日同盟」,使日美欧澳纽印连成一气。

冷战时期,日本搭美国安全便车,坐享美国「核子保护伞」的岁月不复存在,美国总统拜登虽不似前任川普对盟国的锱铢必较,但在印太战略中,却更加坚定的要求盟国分担责任,降低对美国的安全依赖。日本在美国战略收缩压力下,将自卫队的角色由「盾」转为「矛」,并扩大结盟关系,以补美日同盟未逮之处。

美国在东亚「第一岛链」战略收缩明显,将驻冲绳9千名陆战队员移防关岛,及陆战队F-15战斗机不再常驻冲绳嘉手纳基地,改为自阿拉斯加基地派F-22战机巡回进驻。自卫队须接手冲绳防务,转型成为美日同盟下,与驻冲绳美军陆战队共同承担第一线攻击责任的武力。

岸田扬弃「专守防卫」,「宪法第九条」的「放弃战争」不再制约今后的安保战略及防卫政策,是1954年日本「再武装」后的自卫队「2.0版」。然而,日本的安全战略转守为攻,中日的「安全困境」激化,无疑掏空双方的互信基础。岸田积极建构日本与NATO的安保合作关系俨然形成对中俄的包围之势,大陆外交部呼吁NATO放弃「冷战思维阵营对抗」的理念。

拜登虽称美中竞争不搞对抗,美国无意寻求「新冷战」,但在中俄靠拢,NATO与日本集结下,世界秩序无可避免将走上「双极体系」,冷战以来的「长和平」能否持续,令人不能无疑,而「台湾问题」是造成新「双极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此可从日本与NATO的接近看出端倪。

要避免新双极体系下的中美冲突,须维系中国与全球经济高度互赖,而非脱钩中国。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在《外交事务》为文指出广泛脱钩的危险性,直指美国对中政策将导致「两败俱伤」,为世界带来极大的麻烦。中美交恶下,北京接近莫斯科,时任大陆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以「上不封顶」形容合作无止境的中俄伙伴关系。

中美关系优先于中俄关系

俄罗斯为中国邻邦,双方须和睦相处,但中国不应将俄国视为战略资产,在中美竞争中,用来对付美国,平衡西方主导之世界秩序。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际,习近平赴莫斯科虽非毛泽东当年「对苏一边倒」的复刻,但此举将被解读为北京在与西方的战略竞争中,选择站队俄罗斯。

中美若要实现「竞争共存」,就要透过对话维系双方政治、经济与社会的交往,而非把俄罗斯放进冰箱,视而不见或假装不存在,无助于建构两国关系的护栏、补强新「双极体系」的结构性弱点。不幸的是,中美关系互信薄弱,对话不易。

大陆「高空探测气球」进入美国领空,北京澄清是民用的气象及科研气球,「误入」美国领空,并非「间谍」探测,但美国并不采信,不但布林肯宣布暂缓访中,拜登在舆论压力下,不计代价派F-22战机以AIM-9X飞弹击落。不过,美国无意无限上纲,表明布林肯是延后访中,而非取消。布林肯并强调,此事件凸显美中须维持直接、定期的沟通,避免误算及冲突。

在中美俄合纵连横的三角轮回中,中美关系优先于中俄关系,此决定「新型大国关系」的成败,更攸关中国大陆在台海的核心利益。北京在适当表态后,需让事件尽快落幕,不中断与美对话,千万不要使「气球事件」成为「新冷战」的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