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美中脱钩断链非台湾之福
旺报社评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放话,上任后将对从中国大陆进口的所有商品再征10%关税,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所有商品征25%关税。在「让美国再次伟大」目标下,川普不仅要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还要把关键供应链带回美国本土,中美经济对抗势将愈演愈烈。
全球供应链 更长更复杂
川普上个任期,美国先后公布四轮针对大陆的301关税清单,使美国自陆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高达19.3%。拜登上台后,美国对陆战略基本「川规拜随」。在经贸上,通过加征关税降低自陆进口,以推动制造业回流;在科技上,通过「小院高墙」在关键领域与大陆脱钩,把大陆排除在发达经济体构建的高科技产业链之外。过去几年,随着中美关系由合作转为竞争为主,以及俄乌冲突带来欧洲能源危机,全球产业链重塑进程大大加快。
此轮产业链重塑过程中,全球三大供应链中心——中国大陆、美国、欧洲都有不小变化。低端制造业方面,随着大陆人口红利的减退和劳力、土地成本上升,低端制造业产业链逐渐向东南亚转移。过去10年,大陆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比和全球份额持续下降。这部分份额主要被孟加拉、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所替代。以服装行业为例,在2014年到2022年间,世界第二大服装出口国孟加拉的市场份额从5.1%提升至近8%,越南从4.2%提升到6.1%,大陆则下降逾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和欧盟的关税政策和供应链安全考量下,东南亚、印度、墨西哥、东欧等地区或国家,越来越多地通过「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承接转口或加工贸易,大陆也在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大陆与美国之间的直接贸易部分转向间接贸易,让全球供应链变得更长、更复杂。
通过《通膨削减法案》和《晶片和科学法案》对关键行业的补贴支持,部分美企回流美国,也有不少相关外企增加在美投资。2023年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晶片和太阳能等关键产业开始回流美国,台积电也在美国投资了650亿美元,建了3座工厂。
欧洲的情况则大为不同。俄乌冲突后,欧洲的能源价格大涨,导致欧洲工业往美国和大陆外流。德国工商总会近日一项调查显示,有45%能源密集型企业有外迁或减产计划。
未来,随着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崇备至的川普重回白宫,全球产业链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有可能发生全球性贸易对抗。
陆布局全球 规避高关税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和大陆的经贸摩擦很可能继续加大,大陆的出口,尤其是与人工智慧、半导体、绿色能源等「关键」产业相关的产品出口可能会承压。不过,大陆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产业链难以在短时间内被取代。
在「美国优先」策略下,美欧之间的贸易冲突也有可能加剧。美国与欧洲大国在供应链上游存有竞争,美欧的航空补贴争端吵了17年,在拜登任内达成5年关税休战协定。近年美国的补贴吸引不少欧洲制造企业迁往美国,加剧欧洲「去工业化」,已引起欧洲大国不满。
对于未来,北京宜早做准备。一方面,大陆企业可布局全球,以转口贸易、转移生产的方式规避高关税。虽然川普扬言要对大陆通过第三地对美出口加征关税,但可行性并不高,因为这不仅甄别难度大、成本高,还可能引起第三地国家的反感、反制。另一方面,寻找更多交易伙伴,让大陆外贸出口更加多元化,或可降低美国市场空间缩小后的影响。
大陆是全球贸易中的重要一环。面对川普2.0更加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欧盟酝酿检讨阻碍陆资进入的审查规则,日本也表示无意与中国大陆「脱钩断链」,希望推动经贸合作。美中脱钩断链并非台湾之福,最近美国商务部致函台积电,要求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供应7奈米AI晶片。面对强势的美国,言听计从非长远之计,政府应挺身而出,与美国谈判,保护企业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