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释放资金 更要释放生产力

旺报社评

大陆将「连续数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发行规模初定1兆人民币。大陆并非第一次发行长期特别国债,宣示「连续数年发行」则是首次,背后代表财政政策将长期宽松,希望创造一个可预期、稳定的投资环境。

财政宽松 有利投资环境

大陆曾三次发行特别国债,第一次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发行规模2700亿人民币,以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第二次是2007年全球金融海啸前夕,发行1.55兆人民币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活用外汇储备应对危机。第三次是为因应新冠疫情冲击,发行1兆人民币用于抗疫相关支出。

特别国债与一般国债不同,其发行需具有特定目的,限定专款专用,并不计入当年财政赤字,无须调整中央预算。特别国债是应对特殊事件的财政工具,属于救火性质,希望在特定时机发挥稳定社会及经济的作用。

不过,回归本质,特别债还是债,不能免除偿债的义务与责任。特别国债虽不计入国家财政赤字,但还是要纳入债务余额统计,若无所节制,国家财政将长期恶化,这是「连续数年发行」备受关注的理由。把非常时期的手段当成常态性作法,引起财政稳健会不会跟着流失的疑虑。

让数字来解惑,根据大陆财政部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央政府债务余额30兆人民币,占GDP比重约23.8%,债务情况相当良好。即使将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7兆人民币纳入,整体债务占GDP比重提高至56.1%,但美、英、法、日等先进国家动辄在100%以上,距国际普遍认知的60%警戒线仍有一段距离,显示大陆在财政政策的运作上,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大陆2023年经济成长率5.2%,远优于预期,今年前两个月出口也出奇的好,比去年同期增长7%,但不容否认,大陆经济仍处于逆风状态。从生产制造到消费投资,都有需求疲软或成长趋缓的问题。具景气领先意味的制造业PMI,已连5个月落在景气荣枯线50以下,显示厂商对未来景气的判断保守,不愿积极下单备货。

消费已取代投资成为大陆经济的中流砥柱,但受景气不确定,加上房市及股市持续低迷,财富效果大为缩水,经济成长动能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准。依据人民银行针对城镇储户所做最新调查,58%大陆居民倾向多储蓄、少消费,对比疫情前2019年45.2%,可知消费意愿衰退程度惊人。

提振经济 民企不可或缺

根据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4年1月底止,大陆住户存款规模达139.5兆人民币,2019年底81.3兆,4年间增加58.2兆。新增住户存款大多以定期存款方式存入,比重高达82%。这意味大陆利率持续下行,存款利息减少,但大家还是宁愿多储蓄、少消费,无形中拖累经济表现。

投资不振及消费低迷情况下,透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发行特别国债来刺激经济,是合理的政策选择。若动能不足问题来自民间,就更需要由政府点火。过去三次特别国债发行经验,已经证明此一模式可行。

但北京仍须留意,特别国债终究是寅吃卯粮,是政府拿未来纳税人的钱来融通当前财政支出,一旦成为常态性工具,将增加政府债务风险。根据经济学李嘉图等值定理,若大陆民众与企业预期政府发行特别国债,将增加未来的税负,就会让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经济成长与债务举借之间的平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阶段为加速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确保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确实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发债势不可免。相较欧美先进国家,大陆有较大的举债空间。但随着债务持续积累,相关风险就不能轻忽,举债要创造足够的财富,经济才会健康。

钱与人是经济发展两个重要元素,无论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经济就要释放生产力,让人创造最大生产力。大陆改革开放至今GDP增长曲线清楚告诉我们,民营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蓝图。提振经济,扩大发债之余,更要释放民间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