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危机入市 抓住大陆投资新机遇

旺报社评

二十大后大陆市场开放力道愈来愈大,特别是习近平陆续与主要国家元首会谈后,原本剑拔弩张的对峙气氛缓和了不少。最明显是中韩关系,习近平和韩国总统尹锡悦会晤,聚焦讨论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并达成在大数据、高科技制造与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的共识,会后即传出大陆松绑「限韩令」的消息,韩国电影可以重新在腾讯及爱奇艺等串流平台上播放。

开放力道愈来愈大

这个例子清楚说明,保持畅通的对话与沟通管道,是化解嫌隙与误会的最好方式。大陆积极探索与各国深入合作机会,持续扩大市场开放的举动,已经做了很好的诠释。只是,媒体上仍然充斥戴着有色眼镜的意见与评论。其中,最深的偏见就是惯性思维解读大陆集体领导制,以为习近平权力更集中后,大陆市场将更为封闭,自成一环。

但这样的推论并没有足够证据,只根据个人主观意识或刻板印象,套用自己的经验或思考模式去判断,往往沦为自说自话,过去30年,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的「中国崩溃论」,已成为笑谈。细看习近平主政10年,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大门,不仅没有关小,反而愈开愈大。这可以从两个攸关市场开放程度的指标,商品贸易与直接投资情况,得到验证。

首先,在商品贸易部分,大陆进出口金额从2012年3.87兆美元大幅成长到2021年6.05兆美元,10年间成长幅度高达56.3%,贸易总量也跃升世界第一。进一步抽丝剥茧,如果只检视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同样也可发现,这段期间亦从1.89兆美元上升至2.17兆美元,成长14.8%。足证习近平主政以来,对外贸易大门从未阖上,否则贸易数字不会如此亮眼。更何况,这还是在中美贸易战庞大压力下所获得的成果,更是难能可贵。

其次,就直接投资而言,走势也跟外贸如出一辙。根据大陆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2》,大陆外资新设企业家数从2012年2万4934家,成长到2021年4万7647家,幅度高达91.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步增加,自1210.7亿美元,逐年攀升至1809.6亿美元,不仅成长幅度将近5成,更创下历史新高纪录。今年甚至在内外种种不利因素冲击下,前10月金额依旧年增14.4%,来到1683.4亿美元,整年预估可再创新高。

台商不要误判情势

从今年上海科创板及深圳创业板IPO盛况,可看出大陆投资市场活力十足。根据彭博统计,截至10月底止,今年中国证券市场IPO规模达到820亿美元,足足是美国77亿美元的10.6倍。从成长率来看,虽仅微幅增加2.1%,但对比全球与美国IPO规模分别重挫69%及92%,这样的表现实属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的IPO产业类别,几乎都集中在5G及6G等次世代通讯、人工智慧、半导体及商用软体创新与机器人相关等高科技公司,显示大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确实正在加速进行。背后代表的,不只是资本市场的活络,更意味「中国制造」逐渐走向「中国创造」,势必带来更多新的投资商机。

台商不要误判情势,错过大陆经济大转型的盛宴。二十大后,北京清晰释出对外经贸合作与市场开放的善意,作为过去40多年协助大陆经济发展要角的台商,想必更能发挥作用,也会有更多挥洒空间。港商与台商是最了解大陆经济与市场运作规则的外商企业,相较港商侧重金融与地产等服务业,台商的强项在资通讯与半导体产品的生产及制造,正是当前大陆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大陆经济遭遇强烈逆风,对身陷中美对抗风暴中心的台商来说,更要细心解读资讯,避免因误判而错失商机。危机入市,才能抓住经济转型与市场开放带来的投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