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现在比96年飞弹危机更凶险

旺报社评

行政院会日前通过「海空战力提升计划采购特别条例」草案,准备编列2400亿元特别预算,采购海军高效能舰艇、岸置反舰飞弹系统等八大项目。近年来美国对台军售一路开绿灯,国军许多期盼已久的新武器、新系统一一同意出售,对国军战力增强固然有益,但国家预算支出不能只求「爽」,而要确定成本效益是否划算,更要考虑是否符合国家长期利益。

「不搅和」是最上策

国防部表示,台海冲突风险升高,必须备战才能止战,英国《经济学人》5月以台海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做封面故事,凸显台海冲突风险逐渐升高,立委询问战争爆发国军可以撑多久,国防部长邱国正回答:「敌要来就奉陪,要多久就多久」,战争似乎迫在眉睫。

在两岸关系还不错的时候,民间、官方交流热络,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陆客、陆生一波波来台观光、就读,许多人将「两岸红利」赚得盆满钵满,看似两岸即将走向和平互存、互赖互信的新境界,当时虽未签和平协议,但「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成为民间、军中学者专家研究的重点,目的就是要增进了解互信,以减少军事冲突的发生,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两岸同胞富裕了,才有进一步的未来。

不过短短几年,原本祥和的台湾海峡却成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令人浩叹不已。中共70年代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提供低廉的土地、充沛的劳动力及种种政策优惠,吸引全球资金投入赚大钱,西方大国则希望透过市场经济带动自由化风潮,渐渐改变中共的政治体制,结果大陆经济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准提高,但中共体制却丝毫未变,反而权力更集中,拥有充沛的资金发展军备、核武及外太空。

美国发现中共已成为潜在对手,甚至有超越的趋势,因而对中共实施打击、制裁,进行贸易战,打得两败俱伤。在这场美中大战中,台湾「不搅和」是最上策,甚至可以穿梭美中之间当「和事佬」,也是不错的选项,但是以「仇中」获取政治利益的民进党执政后,却选择站队美国,担任反中急先锋,自此两岸官方完全断绝往来,民间交流也减少,在特定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社会上弥漫着「仇中」的氛围,许多倡导两岸和平的人士动不动就被扣上「红统」的帽子,官方停止运作、百姓噤声、中共军机天天绕台、农产品销往大陆被百般刁难,两岸关系一去不复返。

因误解而误判陷危机

美中虽然持续对抗,但是人家毕竟是邦交国,也是联合国五常之一,「斗而不破」是最高指导原则。就算美国总统川普在选举连任时的激烈语言,造成中共严重的不满,为了避免与中共的对抗擦枪走火,华府的有识之士也会请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上将,亲自打电话给中共参谋长李作成保证「美军没有向中国开战的意图」、「若美国真要动武会先通知对方」,透过军人老友间共同的语言,化解一场不必要的危机。1996年台海飞弹危机时,李登辉总统骂中共是「土匪」,中共也发射飞弹威吓,但仍透过两岸密使在高层间互相传话,让台湾不致因误解而误判,才能沉稳以对,避免战争发生。

让人民过好日子才是政治家应追求的目标,希望民进党政府悬崖勒马,更希望反对党能认真审查,以能够产生吓阻功能、建军备战真正有需要的为原则,军售预算该删减就删减,以珍惜纳税人血汗钱。建军的目的是要维护台海和平,而不是叫嚣今天打那、明天打那。两岸关系从来就不是军事问题,一向都是政治问题,政治问题要用政治解决,但是今日两岸所有沟通管道几乎都断了,现状比台海飞弹危机时更凶险,如果真的擦枪走火,我们有米利上将或曾永贤、苏志诚这类人能够与对岸沟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