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陆打造自贸港 台边缘化危机更深

上海已形成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初步方案,并且报送至国家相关部委征求意见。图为上海洋山货柜码头。(新华社资料照片)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方针,随即有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海南、天津、山东、辽宁、四川等10多个省市提出自由贸易港规画预期今年将成为大陆贸港破土年,为大陆深度开放打开一扇新窗

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官方报纸发表一篇有关自贸港的文章,释出重磅资讯。文章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对促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具重要意义。换言之,自贸港的目的,是要让全球高端要素跨境流动更加便捷和自由,从而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的要素配置能力、经济发展活力及国际价值链地位,发展引领全球经贸竞合新优势。

自贸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综合大陆媒体和资深专家的看法,自贸港并非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简单升级版,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自贸港则是具有强大贸易功能的新载体。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自贸区侧重货物流通的开放,自贸港则是全方位的开放,包括货物流通、货币流通、人员流通、信息流通,以及更重要的法律监管方面变革,自贸港不需要申报货物就能自由进入,将真正实现「境内关外」。

自贸港的高水平开放体现在:从自贸港的建设目标看,参照香港、新加坡和杜拜等国际一流自贸港的通行做法,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真正形成「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模式。从功能定位看,要对标国际典型的自贸港,提升国际贸易能级,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全球物流枢纽,助推国际贸易转型升级和建设国际贸易强国。从管理体制和监管制度看,自贸港实行集约化管理体制和高效的风险监管体系。在「一线」最大程度放开后,能不能有效进行风险管控,是自贸港面临的最大挑战。

大陆改革开放40年,先后设立过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经济功能区。而自2013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设立以来,经过两次加法,现已设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贸易便利化、投资管理、金融开放和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设自贸港,堪谓条件渐臻成熟,时机恰好,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一记「高招」。

论者提出,自贸港的探索,需要6方面条件:临近主要交通枢纽、依托并辐射庞大经济腹地;应是全球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需要权威性服务到位、管理到家的政府机构;需要按市场化运作、高效的运营机构;要有一套完整的国际化服务支撑体系;应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最好的地区。可以推断,大陆建设自贸港,将在借镜国际一流、融合中国特色、做好顶层设计、真正自由来去上做足功夫,同时做好监管和安全防控。预期其数目不会太多,范围也不会太大。

谁能抢得头香?GDP总量首次突破3兆人民币的上海最有希望,宁波──舟山和深圳等港口应也有机会。

上海已形成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初步方案,并且报送至国家相关部委征求意见。上海市长应勇近日所作政府工作报告,透出清晰信息:结合洋山深水港浦东国际机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同时,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自贸区「三区一堡」,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探索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多批合一、多图联审、区域评估、联合验收,服务「一带一路」,搭建投资贸易和金融服务新平台

洋山港是大陆首个在微小岛上建设的港口,已启用全球最大智慧自动化码头;浦东机场货运量稳居大陆第一位,在全球空港排名中位列第三。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风险增加的年代,自贸港将为两岸合作提供新平台,台商跟进当可分享庞大商机。对台湾而言,大陆即将推动更大程度的货物流通、货币流通、人员流通、信息流通,以及更重要的法律和监管变革,台湾经济边缘化压力将更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