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台港星深度交流有利印太和平

旺报社评

蔡政府拍板台湾10月13日实施「0+7」放宽边境后,香港政府很快宣布更宽松的「0+3」并抢先在9月26日执行。港府之所以急迫调整防疫政策,是出于对新加坡争夺国际金融、航运中心的危机感,台湾疫后复原的步伐再次落在星、港之后,民进党自诩的「防疫优等生」又被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防疫软着陆 星优于台港

台湾、香港、新加坡都是亚太经济最活跃、社会文化最多元、国际交流最频繁的小型经济体,也都是华人背景的社会,常常视为相互比较、竞争的对象。以绵延2年多的新冠疫情为例,单以政府防疫表现作为依据,台湾在初期反应最快,后来每况愈下,新加坡从清零到共存的「软着陆」效果最佳,而香港今年初大批老人挤不进医院的凄惨景象,令人唏嘘。但总的来说,台港星仍是有能力平衡防疫与日常生活的佼佼者。

正是因为新加坡疫情早已「软着陆」,重启国门、恢复国际交流,社会活动早已恢复正常,经济复苏速度远远领先台湾与香港。2020年至今,德意志银行、法兴银行先后将亚太总部或骨干从香港迁至新加坡,脸书在新加坡投资10亿美元建设亚洲首座数据中心,视讯企业ZOOM、吹风机巨头Dyson乃至大陆网路巨头阿里、腾讯、字节跳动都选择在新加坡驻点扩大规模。

外资企业总部选择新加坡,固然有对地缘政治风险及香港实施《国安法》等避险的考虑,但这些都是消极因素,新加坡展现有为政府的弹性和韧性,提供政策诱因招揽香港的资金、企业、人才,才是积极因素。星国政府今年8月推出「顶级专才签证」,吸引月收入3万新加坡元(约66万元新台币)的顶尖人才前来定居,同时向香港航运业者端出货仓储存用地30年租期的优惠,甚至连香港回收业者都被新加坡挖角。

招高端人才 台湾慢半拍

新加坡政府的企图心和行动力,足以令台湾执政者汗颜。「超越新加坡」这类口号喊了30年,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记得当初港版《国安法》通过后,绿营人士口口声声高呼「台湾取代香港」、「台湾成最大赢家」吗?结果呢?浑浑噩噩毫无作为,在挺港抗中的政治魔咒蒙蔽之下,错过了香港变局给台湾可能带来的机遇。新加坡政府以实实在在的招揽资金、人才的成绩单,衬托出民进党政府只能交得出政治口号、名嘴投书、专案简报、网路文宣的苍白。

台湾其实并没有取代香港,承接香港国际功能的条件。台湾低薪困境20年未改善,怎么和新加坡的高薪人才签证比拚?台湾金融管制繁琐、外籍居留门槛苛刻,加上「逢中必反」的政治气氛,有大陆背景的国际资金和人才当然毫不犹豫选择新加坡。或许连申请来台交流观光,祖宗十八代是不是共产党员都要被独派政治团体狠扒一遍,风声鹤唳下还敢来台湾吗?当然,台湾在全球产业链占据关键地位,但离不开对香港、新加坡融资和物流枢纽的依赖,与其不切实际地高喊「取代香港」、「超越新加坡」,不如脚踏实地寻求与星港两地互补发展、进行良性竞争。

从更深远的国际格局看,美国确立印太战略概念,并获得除中国大陆以外的主要区域国家认可,地缘政治冲突阴影再次降临印太地区。这一点,新加坡看得比谁都清楚。星国总理李显龙多次表达要平衡美中关系的立场,前外交官马凯硕、杨荣文更多次示警台海情势,反对美国打「台湾牌」。新加坡与香港的竞争虽然激烈,但仍能保持良性基调,星国副总理王瑞杰8月底访问香港参加「一带一路」论坛,展现深化交流合作的姿态。

台港星三地疫后恢复交流,终于来到同一起跑线,印太地缘风险愈大,台湾就愈应该加强与香港、新加坡的经贸、金融和民间交流,让三地经济相互依存度更高。不久前达成的美中审计协议把香港定为「中转站」,再次说明美国仍将国安法治下的香港视为美中经济的「挂钩」,蔡政府不能误判情势,做出切割香港的错误决定。没人会和金钱过不去,台港星的经济基本盘愈大、愈稳,印太地区就离战争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