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中国市场电动车注册量或达1000万辆

(原标题:2030年中国市场电动注册量或达1000万辆 电气化时代盈利模式受关注)

随着世界各地对汽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电气化正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大势。但当下制约新能源汽车前进的一大阻力来自成本,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以破除成本桎梏至关重要。

11月19日,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猎车榜”上,普华永道思略特发布了新技术驱动下汽车转型升级的《汽车动力系统研究2020:如何在电气化时代保持盈利》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预测,到2025年,传统燃油车市场将逐渐衰退。到2030年,美国市场电动车注册数量约140万辆;欧盟市场电动车注册数量约600万辆;中国市场电动车注册数量约1000万辆。

203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达55%

“到2030年,中国将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主机厂来说,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产品组合进行有效管理,还需要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全方位投入。”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汽车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蒋逸明表示。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量约为78万辆,同比增速为-6%。其中,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超14.4万辆,环比增长15.9%。

欧洲市场,新能源车市也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欧洲电动车累计销量约为92万辆,同比增长115%。多家中外机构预测,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10万辆,相比去年翻一番。

有观点认为,中国、欧盟两大电动车市场之所以“未来可期”,与各自政策支持不无关系。今年4月,我国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此前,欧盟也已宣布2030年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8%,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必须符合减排目标。另外,荷兰阿姆斯特丹将在2030年全面禁止燃油车。

《报告》提出,电动汽车在中国销量放缓,而欧洲将成为主要增长市场。从市场渗透率来看,接下来中国和欧盟将在电动车领域展开正面交锋。到2035年,欧盟将成为纯电动车的主要增长市场,市场渗透率将达到67%。中国纯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为55%,美国纯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为14%。

“与欧美等市场相比,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更高。随着电动车型数量的增加,中国市场中的消费人群有望从尝鲜人群逐步拓展到理性和大众人群。”蒋逸明表示。

此外,与纯电动车相比,燃油车的渗透率将进一步下降。到2030年,中国燃油车市场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93%下降至56%;美国燃油车市场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93%下降至83%;欧盟燃油车市场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89%下降至49%。

2030年大型电动车电池价格降幅将超32.4%

尽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均出现反弹,但目前成本问题仍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掣肘。据《报告》分析,目前电池组占据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80%的成本,从上游原材料到材料加工再到生产制造,实现价值链优化、降低动力系统成本势在必行。

事实上,今年以来,动力电池企业动作频频。先是比亚迪正式推出并应用刀片电池,宣告磷酸锂电池的回归;随后广汽宣布石墨烯电池取得了突破;蜂巢能源则推出可量产的无钴电池,将续航里程提升到880公里;特斯拉则在“电池日”发布了“续航增加16%,能量是过去的5倍,成本最高可降低56%”的代号“4680”电池,预计2022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无论选择哪种技术路线,各家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以更低成本制造安全可靠且能量密度更高的动力电池。《报告》认为,随着销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成熟,电动汽车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据估算,2030年,大型电动车的电池组价格将从90欧元/千瓦时下降至68欧元/千瓦时,降幅超过32.4%,其他动力系统的附加成本将降至1500欧元至3000欧元左右。

图片来源:摄图

即便如此,每辆电动汽车的成本仍高出传统燃油车约3500欧元~10000欧元,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在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成本的增加,从而有可能威胁到未来的利润率和盈利能力。蒋逸明认为,主机厂可以从提高车辆价格、降低动力系统成本方面降低成本

有分析认为,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渐消退,新能源车将迎来优胜(参数丨图片)劣汰的转型期,新能源车企的兼并重组步伐也将加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认为,在这场转型升级战中,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报告》显示,当电动车成本增加时,如果车辆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将不能完全弥补附加成本,预计2025年左右大多数传统汽车市场参与者将面临严峻形势。

对此,《报告》建议,车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应对:一是降低新一代动力系统平台的产品成本;二是重塑投资组合,优化潜在的消费者价值,并提高消费者对替代性动力系统的支付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