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为好球带起争议 是时候全面采电脑判决

老将杭特抗议好球带。(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记者路皓惟/综合报导

棒球由主审判断好坏球,早已是比赛传统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辅助工具帮忙检视好坏球,也显示人眼的判断免不了出现误差,为了减少误判的发生,专家表示是时候全面采用电脑来辨别好坏球。

投球测定系统PITCHf/x,在2008年于大联盟30座球场设置完毕,系统纪录棒球进入本垒板的速度轨迹,同时提供最快球速球路轨迹分析,也用来显示主审的好坏球判定。根据美媒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主审在好坏球的准度已比过去进步,但仍不到优秀。

大联盟每场球赛平均有288球,打者球率46.7%,扣除打者挥棒主审不用判定好坏球外,因此一场约有154需要判定,而从本季准确率86%计算,一场比赛平均误判21、22颗好球,这数字并不好,若拉到全季来看,约莫有5万颗球误判,数据更加难看,所以打者为好球争论的画面时常在比赛中出现。

▲投球测定系统PITCHf/x和K-Zone辅助好球带。(图/翻摄自ESPN)

数据显示2008年球季,主审好坏球准确率约83%,今年球季进步到86%,7年时间提升3%准确,尤其好球带内的好球判定提高,而坏球则没有显著差异,不过却也显示出好球带也比以往更大,而不同的主审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即使有PITCHf/x的辅助,错误率仍有14%,使得外界开始出现以机器替代真人声音

而大联盟在2014年实施重播辅助判决,教练可以针对误判提出挑战,不过目前好坏球不在挑战范围内,好球带仍是由主审主观认定,尤其比赛画面中的K-Zone更能精准显示是否出现误判。《ESPN》在今年转播球赛中,依据打者身高来调整,建置全新3D版的K-Zone,提供全面化的好球带检测

从现有科技成熟度来说,大联盟全面改机器判决并不是大问题,3D版K-Zone、PITCHf/x两者成熟的技术都可应用在比赛中,只是革新势必颠覆传统,而也衍伸到裁判生存空间,要改变机器化仍有许多层面的问题需要克服和解决。

▲ESPN全新的3D版K-Zone。(图/翻摄自ESPN)

>>>接收更多精彩赛事,欢迎加入《ETtoday运动云》粉丝团

下载《ET篮球疯》,一手掌握林书豪与其他国内外篮球讯息

★关注足球球星最新动态,下载「ET足球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