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卫中心人力不足 精神病人回归社区有难度
立法院社会福利及卫生环境委员会4日邀请卫福部长邱泰源(见图)针对「社区精神病患照护优化」进行专题报告,并备质询。(刘宗龙摄)
新版《精神卫生法》将在12月14日上路,修法重点之一是减少精神病人对医疗机构依赖,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立委关切社区心理卫生中心人力不足问题,社工不仅面临结案KPI压力,还必须协助个案申请失业等社福补助,根本不足以应付持续增加的业务。
立法院社福及卫环委员会今天请卫福部针对「社区精神病患照护优化」进行专案报告。卫福部说明,为提供精神病人从医疗到社区的延续性照护,分年补助地方政府步建社区心理卫生中心,至今年10月底全国累计52处,各县市至少设有1处,预计明年将布建至71处。
另外,中央补助地方进用心卫中心人力,包括心理师、职能治疗师、护理师、心理辅导员、心理卫生社工及关怀访视员,110年计有594人,至今年10月已增加为1454人,明年将增加为2489人。
立委陈菁徽关心社区心理卫生中心人力进用情形,不足以应付不断增加的业务。(陈菁徽办公室提供)
立委陈菁徽指出,心卫中心数量和人力持续增加,但服务比呢?她了解到第一线的人力情况是,关怀访视员进用率仅8成,心卫社工只有7成,而且社工面临结案KPI压力,还必须担任个管师的角色,协助个案申请失业、长照等社会福利补助,根本不足以应付不断增加的业务。
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长郑淑心表示,目前人力逐步到位,以关怀访视员来说,去年人员和案量是1比60,今年下降到1比50,未来也会持续下降,希望明年底达到1比40,而心卫社工服务比是1比28,目标是1比25。
陈菁徽也追问司法精神病院建置进度,原定明年要达到480床,但目前只有102床,量能根本不够。郑淑心回应,目前共有4处司法精神病院,预计明年底前完成183床,另有1家保安处分处所正在兴建,将提供300床,协助收治被裁定监护处分的个案。
立委林月琴指出,民间团体也期待让精障者回归以社区为主,并询问卫福部是否有减床计划。(图取自国会频道)
立委林月琴指出,国内身心障碍者超过120万人,其中精神障碍占12%。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CRPD)倡议「去机构化」,全球先进国家只剩下台湾、日本和韩国在冲床位,民间团体也期待让精障者回归以社区为主,请问卫福部有减床计划吗?
郑淑心回应,全球对于精神病人照顾的趋势是希望留在社区中接受服务,台湾这几年布建非常多社区资源,医院急性及慢性病床占床率有下降趋势,截至今年10月底急性精神病床7428床,慢性病床1万3180床,这几年几乎没有增加,但不会主动减床,持续在社区里积极布建资源。
至于住宿型精神复健机构,郑淑心澄清,其目的不是安置,是希望病人回到家之前,能够有中继的复健场域,目前全国共185家、7953床,已达「每万人有1床」的服务量能目标。另设有日间型精神复健机构共102家,服务量4482人,以及精神护理之家46家,计4917床。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服用精神科药物,请勿自行停药!卫福部24小时安心专线:0800-78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