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古中山国,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访古
文博时空 作者 翟德芳 河北省平山县地处河北西部,太行山东麓。域内东低西高,地势多样。平山早在唐代至德年间已经设县。这里的中山王陵和战国时中山国遗迹非常出名。我在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时,负责的分支学科之一是商周考古,其下限到战国,那时编辑中山王陵、中山三器、中山王陵兆域图铜版等条目,心中已经很是向往,而今时间过去 40 年,实地探访之愿才得以实现,确实感触良多!
01
战国中山王墓的发掘
时间要回溯到 1974 年,当时河北省文物部门接到报告,说平山县三汲乡农民大规模平整农田,到附近两座大土丘上取土,挖出一些古代文物。考古人员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清理勘察,发现了“中”字形的墓室格局,表明这是一个王陵。此时墓穴主墓室已经遭到盗掘。考古人员对周围进行清理,发现主墓穴旁是个库,库与主墓室不相连通,正是由于库的存在,才使大量的珍贵文物躲过盗劫。此后开始抢救性考古发掘。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平山县三汲乡的南七汲村发掘了 1 号、3 号、4 号、5 号和 6 号等战国时期墓葬,包括为数庞大的车马坑与陪葬墓,同时发现中山国的都城灵寿古城。发掘出土的文物与战国晚期的赵国、魏国文物相近,但又有许多具有明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风格的器物。
中山王墓发掘现场
中山王陵墓共发现两处,一处在灵寿故城以西 2 公里处,东西并列两座大墓,西侧的 1 号墓已经发掘,可以确认是中山王厝的墓,2 号墓为哀后墓。另一处在城内西北部,南北错列 3 座大墓,已发掘的 6 号墓在最南端,墓主人未能确定。1 号墓与 2 号墓有高大的封土。1 号墓封土南北长 110 米,东西宽 92 米,高 15 米,形成三级台阶状,当年台上应建有回廊和厅堂建筑。墓室平面为长方形,中央为方形椁室,南北为两条墓道,椁室用厚约 2 米的石块砌成,椁室内约有四层套棺。1 号墓封土范围之内,东西两侧各有陪葬墓 2 座,封土南面有对称的两座长方形车马坑,并有船坑和杂殉坑各一。6 号墓的陪葬坑是东侧 2 座,西侧 1 座,南面也有两座对称的长方形坑,可能也是车马坑。中山王陵的发掘,为了解战国时期王家丧葬制度提供了宝贵资料。
中山王墓平面图
02
中山王陵的精美文物
这批墓葬出土了大批精美绝伦的珍贵文物,仅1号和6号墓的出土文物就达 19000 余件,尤以大量孤品、珍品的发现而震惊中外,其中刻铭铁足铜鼎、铜方壶、铜圆壶、中山侯钺、山字形器等为研究中山王世系和中山国的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铜错金银龙凤方案、十五连盏灯、银首人俑灯、虎噬鹿器座、牛器座、犀牛器座、双翼铜神兽以及带有压划纹的磨光黑陶鼎、石制六博棋盘、鹰柱大盆,大量的玉龙、玉虎、玉人等,则反映了中山国在铸造、冶炼及工艺美术等方面的高超水平。
中山王墓出土的石制六博棋盘
刻铭铁足铜鼎、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被称为中山三器。鼎通高 51.5 厘米,最大直径 65.8 厘米,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鼎身刻有铭文 469 字,记述中山国讨伐燕国、开辟疆土的事件。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其铭文字数之多,仅次于西周《毛公鼎》,在战国铜器中更属罕见。
刻铭铁足铜鼎
鼎上铭文
独具特色的中山国文字
铜圆壶为短颈鼓腹,两侧有二铺首,圈足,有盖,盖饰三钮,通高 44.5 厘米,腹径 32 厘米,腹与圈足皆有铭文,腹部铭文 59 行、182 字,内容是嗣王为先王写的一篇悼词,除歌颂先王的慈爱贤明外,还赞扬了相邦司马赒伐燕取得的战果。
中山王圆壶
中山王方壶为方体,小口,斜肩,腹两侧有一对环耳。其造型上的突出特点是使用八条雕龙为饰。在壶盖上有四个抽象的龙形钮,在壶肩四棱上各雕塑有一条小龙,龙头冲上,独角大耳,颈背生鬃,长尾。壶身有 488 字铭文。根据铭文的记载,这是一件中山国王命令其相邦(相国)铸造的酒器。铭文还告诫嗣王记取燕王子之反臣为主的教训,颂扬司马赒的忠信和伐燕的功绩,并阐明如何得贤、驭民和巩固政权的道理。
中山王方壶
兆域图铜版是用金银镶错出的一幅以陵墓为主体的陵园总平面图,陵园建筑的各个部分和相互距离都注出了尺寸。全版长约 94 厘米、宽度约 48 厘米、厚约 1 厘米。该铜板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缩尺制图、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铜质建筑平面设计图。
中山王墓兆域图铜版及摹本
金银镶嵌龙凤形铜方案周身饰有错金银色花纹,下方有四只横卧的梅花鹿,四肢曲卧于一圆形环底座,中间分别于弧面上立有四条独首双尾龙,龙身各蟠绕一凤,上方龙顶拱承一饰有云纹的方形案框。四凤双翅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凤头从龙尾纠结处引颈而出。该器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精巧,极为精美。
金银镶嵌龙凤形铜方案
十五连盏铜灯高 82.9 厘米,座径 26 厘米,重 13.8 公斤,由灯座和七节灯架托起 15 盏灯盘,每节支架皆可拆卸,支架上装饰着鸟、猴等小动物。
十五连盏铜灯
错银铜双翼神兽长 40 厘米,曲颈昂首,两肋生翼,四肢弓曲,跃跃欲起。通身错银,身躯为卷云纹,兽翼有长羽纹。背部装饰两只左右对称的错银鸟纹,底部铸有铭文。有研究者认为,这种造型风格来自西域,是中山国特有的青铜器,属于仪仗礼器,使用时插在木柱上,以此象征中山国的权威。
错银铜双翼神兽
中山人的都城依山而建,城内也有小山,“中山城”“中山国”即由此得名。在灵寿古城发现的瓦当上装饰着各种山的图案,建筑构件中,山峰形瓦钉饰也为中山国所独有。崇山的中山人把山的形象赋予到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展品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山”的影子,蔚为壮观的山字形器更足以说明一切。
中山王墓出土的山字形仪仗用具
03
战国七雄之后第八雄
中山王陵的发掘,为我们认识中山国历史提供了权威的资料。中山国(公元前 414 年—前 296 年)是战国七雄之后的第八雄。当时“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中山国即是千乘之国之一。
中山国位置图
中山国的建立者属于春秋时期北方民族中的白狄。春秋时期,北狄分为赤狄、长狄、白狄、众狄等多个部族,南下同中原诸侯争夺生存空间,侵邢、伐卫,又攻齐、伐鲁。北狄的南侵,遭到了以齐国为首的中原诸国的坚决抵抗,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口号就是为抵抗北狄而提出的。
在中原各国的抵抗之下,赤狄和长狄被灭,白狄部族的生存环境也相当恶劣,被迫东迁,到春秋晚期,迁徙到今山西、河北一带并建国。其建立者为中山武公,因城(中山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国土在燕赵之间,也即太行山东麓一带。公元前 506 年,“中山”之名首见于《左传》。
中山王墓出土的反映北方民族风格的圆形猎帐中心铜柱帽
据有关材料和铜器铭文考证,战国时中山国的国君有文公(武公追封)、武公、桓公、成公、厝王、尚王等七代。在公元前 380-378 年间,桓公将都城迁到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境内),利用太行山脉和自然河沟等天然屏障作为防护。今灵寿古城南北长 4.5 公里,东西宽 4 公里,内分东、西两城,东城北部为宫殿区,南部为官署区、居住区和手工业作坊区;西城部分为中山王墓区,南部为王公苑囿和商业区、居住区、农业区。
中山国君世系表
公元前 328 年左右,中山王厝即位。他即位时仅 16 岁,统治中山国 20 年,任用老臣司马用为相,把中山国带向繁荣与兴盛。前 323 年,21 岁的中山王厝与韩、赵、魏、燕等几个万乘之国一起称王。然而前 308 年,厝王英年早逝,其子即位,国力开始衰落。
中山国疆域变化图
中山国与其南邻赵国世代为仇,经常发生战争。历史上著名的赵武灵王进行改革,“胡服骑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强兵富国,消灭中山。前 306 年,赵国与燕国南北夹击中山,前 296 年中山国灭亡。
中山国也使用燕国的货币——明刀钱
做钱币的模具
虽然中山国是北方民族建立的国家,但其文化已经十分中原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随葬器物的仪轨和形制上,在中山三器的铭文中,“克顺克卑”“纯德遗训”“穆穆济济”“驭右和同,四牡汸汸”等大量语句,都是对《礼记》《乐记》《诗经》《春秋》等的引用或改造,其他如“慈孝宣惠,举贤使能”“ 籍敛中则庶民附”“惟德附民,惟义可张” “夫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即得民” 等,也都表现出对儒家重仁、重民、重贤等思想的吸收和宣扬。
中山王墓出土的青铜编钟
陶人俑拜山,反映中山国对山的崇拜
不过,古中山国虽然学习了中原的礼制,但是始终保留着自己的特色,比如山字形器所反映的对山的崇拜,比如九鼎中盛放的东西没有传统中原王国祭祀最重要的牛肉、却盛放着马肉和狗肉,便是体现了自身的生活习俗。
04
更多中山国精美文物
金戈鐏,鐏为戈柄下端的圆锥形金属套
错银镶金铜牺尊,盛酒器具,兽口为流,双眼嵌绿松石,盖钮为曲颈的天鹅。
银首人俑铜灯,双手各握一条长蛇,两蛇头部分别擎住一只灯盘。
磨光压划纹黑陶鼎
磨光压划纹黑陶鸭形尊
磨光压划纹黑陶鸟柱盘
错金银铜虎噬鹿屏座
错金银铜牛屏座,周身饰有错金银卷云纹
虎形玉佩
作者介绍
图片|翟德芳 杜广磊
排版 | 小谢
设计 | 雨欣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