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峰长高的秘密

图╱美联社

新闻提要■最新研究发现,圣母峰正不断升高,除了地壳变动外,「回弹效应」也是其长高的秘密,在过去千年间累积50至165英尺。

文■佘葳芸

精句选粹■Over millennia, Mount Everest has risen 50 to 165 feet—and its elevation continues to creep up.

世界最高峰的圣母峰正不断长高,目前高度约为海拔29,029英尺,但在过去数千年间,它上升了50至165英尺,而且高度仍在持续攀升。

山峰高度会因侵蚀和板块运动而不断变化。但最新研究指出,在圣母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地壳也出现「回弹」现象,这是一种发生于地表承受的巨大重量被移除时的现象,也是圣母峰长高的秘密。

静止的山脉一直在动

根据今年9月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期刊的研究,这块区域地壳回弹最早始于约8.9万年前,当时改道的河系开始冲刷走大量岩石和沉积物。地壳负重减轻后,就像船只卸货后会向上浮动一般,而这种回弹效应每年为圣母峰增加约0.2至0.5毫米的海拔高度。

研究作者之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家戴金根(Jin-Gen Dai,音译)表示:「虽然从人类一生的角度来看,山脉似乎是静止的,但实际上它们一直在运动。」

研究人员借由追踪阿伦河古老的河道找到线索,这也可以说是一场河流吞并造成的结果。阿伦河流原本流经圣母峰北侧,后来改道汇合成科西河,转向南方,在圣母峰以东40英里处冲刷出深谷,带走大量岩石和泥沙。

接着,研究团队搜集地形和河道沿线海拔资料,运用模型计算出河流改道的时间范围,并计算被冲刷带走的物质质量,进一步推算出地壳回弹程度。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地形学家丁格尔(Lizzie Dingle)表示:「他们提出的论述令人信服。」她指出,地质学家在其他地方也观察到类似的地壳擡升现象,「当大型冰层和冰川融化时,我们也看到相同情况。」

约4,5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开始碰撞时,被挤压的地壳从海床升起,形成圣母峰和喜马拉雅山脉。随着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褶皱的岩层在数千年间不断升高。如今,板块活动仍持续推升山脉每年长高约2毫米。

地壳看似坚硬,但其实不然。当冰床或山脉等巨大物体压低地壳时,地壳就会向下弯曲,而地壳下方的地函是具有浮力的,撑住下垂的地壳。研究的共同作者、格拉斯哥大学地质学家史密斯(Adam Smith)说,喜马拉雅山就好像「站在一座充气城堡上」。

年增长一根义大利面宽度

地球的最高峰仍在不断增长,基于地壳反弹等多项原因,每年成长约0.2至0.5毫米,相当于一根义大利面的宽度。不过在圣母峰长高的同时,史密斯表示,冰川和山崩也在搬移山脉物质,逐渐削减山体高度,在某种程度上抵消海拔增加。他说:「从长远来看,几乎就像地球在呼吸一样。这些变化看似微不足道,但经过数百万年的累积,就会发生令人惊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