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文学奖得主回娘家系列-纸上风云( 下)
1986年,杨树清(左)与「纸上风云第一人」高信疆对弈。(杨树清提供)
2003年,《人间杂志》创办人陈映真发起的夏潮报导文艺营讲师合影:前排左起陈丽娜、陈映真、郑桑溪、林柏梁,后排左起杨树清、蓝博洲、李文吉、蔡明德。(蔡明德提供)
2014年,《冷眼热心,写尽人间事:台湾报导文学特展》在国立台湾文学奖馆展出。(杨树清提供)
1975年,《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推出「现实的边缘」,自此鼓动了报导文学写作、报导文学奖风潮。(杨树清提供)
高信疆主编《人间副刊》,陈映真创办《人间杂志》,功在报导文学推展;台湾文学馆的报导文学特展以「看尽人间事」为主题,并呈现了高信疆、陈映真的影像、行迹,隐含向「两个人间」致敬。
许多报导文学写手、报导文学奖出身的「梦幻讲师」,在报导文学创作班讲台上,对这个文类的界定、写作方法,形成众声喧哗;那么,以学术研究身分,写出《台湾报导文学概论》一书的杨素芬,又是怎么看待报导文学?她在〈台湾报导文学发展观察〉课程中,述及「报导文学介于文学与报导间,文学本身即有其吊诡性,属于想像,而报导文学则强调真实」;关于写作方法,她提出四个面向,「向新闻学借火」、「向历史学求佐证」、「田野调查找线索」、「照相摄影窥真相」。
■真实的魅力
走过漫漫的旅程,台湾的报导文学定义,仍在「报导」与「文学」间游移;视角伸及大陆的「报告文学」又是那番风景?
2002年11月,在龚鹏程召集、陈信元(1953~2016)策画下,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今佛光大学),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在台北市立图书馆国际会议厅,首开「两岸报导(告)文学的发展研讨会」,主持会议的学者有李瑞腾、何寄澎、陈义芝、沈谦,参与讨论的报导文学研究者陈信元、杨素芬、吴正堂之外,两岸各推报导文学作家代表对话,台湾有黄春明、李利国、蓝博洲、瓦历斯.诺干、杨树清等人,大陆有张胜友、乔迈、田珍颖、何建明、刘元举、涂怀章、长江、胡殷红等人,国家图书馆为配合活动,特别编印《海峡两岸报导文学选刊》及书展。
研讨会上的开幕专题演讲,原系邀请陈映真谈〈台湾报导文学的历程〉,也交出讲稿了,因故到不了,改由老友小说家、拍过纪录片的黄春明以「浅谈台湾报导(告)文学的本质」为题代打,细数台湾报导文学的脉络、发展轨迹;佛光大学校长龚鹏程比较、分析两岸「报导文学」与「报告文学」的分类,指报导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类型,在中国正式兴起于三O年代以后,「七O年代中期,台湾报导文学在内外政治、环境的变迁下,迅速崛起,再经媒体推波助澜,造就了一批批报导文学作家」,「大陆在七O年代末新崛起的报告文学,早已自新闻性的通讯、报导、调查报告、速写等形式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类型」。
研讨会上与会者的报告题目,台湾:吴正堂〈走向新定位的台湾「报导文学」〉,李利国〈台湾报导文学的特色与未来〉,瓦历斯.诺干〈亲近或者疏远:我的报导文学创作经验〉,杨树清〈冲破海峡中线:「被遗忘的两岸边缘人」之后〉,蓝博洲〈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个报导文学写作者的体验与期待〉,杨素芬〈报导文学存在的问题与末来发展〉;大陆:乔迈〈双重冲击,三向分流〉,田珍颖〈真实的魅力〉,何建明〈新世纪报告文学创作的兴衰将取决于作家对动感时代的感觉和把握〉,刘元举〈我们进入了阅读的真实时代〉,涂怀章〈对报告文学真实性原则的再认识〉,长江〈我们为甚么要写报告文学〉,胡殷红〈就这样满目荒沙、浊流滚滚地跨进21世纪?〉 面对两岸报导(告)的发展与未来,着有《幌马车之歌》、《天未亮》等报导文学集的蓝博洲慨叹台报导文学出现了「断层现象」,「因为社会不再提供报导文学的物质条件了」,「如果我们还期待台湾的报导文学还有第三波热潮出现,那么,首先我们还得提供报导者从事生产的物质条件罢!」着有《青铜少女》、《乱世影》等报告文学集的乔迈,亦观察到报告文学的发展隐忧,「市场决定产品,人们的精神生活滑向平庸和浮躁时,便有相应的文化产品满足他们的需要,严肃的报告文学作家和作品只能退避三舍。」
就在2002两岸召开报导文学会议的同一年,台湾有了报导文学读本,向阳、须文蔚编选的《台湾现代文学教程:报导文学读本》,由二鱼文化出版。
■写尽人间事
摆荡在「报导」与「文学」间,长期被视为「边缘文类」的「报导文学」,2014年6月进入了国立台湾文学馆展出。主题为「冷眼热心,写尽人间事」的台湾报导文学特展,是国立台湾文学馆首次以报导文学作为策展主题,「呈现自清领时期至21世纪以来台湾报导文学的发展,看作家们遭遇新闻事件及历史变化的重要时刻,如何以冷眼热心写尽人间事?」
展览也揭示出:1945至1960年代,台湾结束殖民历史,却卷入反共浪潮与威权肃杀的白色恐怖氛围,此情境不利于报导文学发展,作家们改以柔性的书写手法,使得此时期的报导文学成果见证历史发展轨迹,有如「冰山下的伏流」;直至1970年代,高信疆在《中国时报》副刊开辟「现实的边缘」专栏,大力提倡乡土文化,并将报导文学列入「时报文学奖」的奖项之一,对台湾战后报导文学的推展发挥了关键性的影响力;接续是陈映真于1980年代创办《人间》杂志,虽然只发行47期,但其所标举的人道主义、对边缘弱势及底层人民的关注,却深刻影响台湾纪实摄影及报导文学的发展。
高信疆主编《人间副刊》,陈映真创办《人间杂志》(高信疆一度出任总编辑),功在报导文学推展;台湾文学馆的报导文学特展以「看尽人间事」为主题,并呈现了高信疆、陈映真的影像、行迹,隐含向「两个人间」致敬。
开幕记者会上,报导文学作家古蒙仁、陈铭磻、心岱、钟乔、钟俊升与摄影家蔡明德、林柏梁、钟永和、陈文发等人共聚一堂,如同一场报导文学群像的同学会,又在下午举行「台湾报导文学面面观座谈会」,畅谈报导文学的时代意义,以及透过文字及影像的力量,促成社会乃至政策的改变与进步。
展览与聚会中,以〈黑色部落〉获首届时报报导文学奖的作家古蒙仁,捐出他的手稿及笔记;作家、剧场导演钟乔,追忆他当年如何深入现场采访「反杜邦」、「关心无壳蜗牛」,传达社会被压迫者心声,企图用文学的力量改变、改造社会;陈铭磻报导原住民部落的〈最后一把番刀〉,心岱控诉生态浩劫的〈大地反扑〉,先后得到时报报导文学奖,他们也分享了采访、写作的心路历程。
除报导文学的文本展示之外,现场也播放由导演吴乙峰拍摄的纪录片《月亮的小孩》,有关白化症患者的故事,始于廖嘉展在《人间杂志》的发掘、报导,刊登后再由时报出版,引起社会广大回响,甚至促成第一个白化症患者联谊自救会的出现。
展场一角,也展示了我获得《中国时报》与《联合报》报导文学奖的作品、手稿及著作;其中1997获联合报报导文学首奖的作品〈被遗忘的两岸边缘人〉,间接催化了五年后的金马与大陆小三通,报导文学研究学者须文蔚在《台湾现代文学教程.报导文学读本》评析道,「杨树清请命下的金门人,终于在2001年1月2日,在小三通政策开放下,可以直航厦门。羁留大陆的老人,也随着两岸关系正常化,可以光明正大地踏上故乡的土地,作为社会运动代言者的杨树清,赢得了一场胜利,也为历史留下了见证。」
如果我以报导文学力量结合社会运动、推开政治禁忌之门的〈被遗忘的两岸边缘人〉是一场胜利,那么,接下来的,文类的「非主流」终于晋入「主流」,诺贝尔文学奖首次出现了报导文学作家得奖。这是一场报导文学书写者更大的胜利:「中央社斯德哥尔摩8日综合外电报导: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今天揭晓,得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亚历塞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有一半乌克兰血统的亚历塞维奇,擅长纪实文学,代表作品有《车诺比的悲鸣》、《最后一个证人》等。」(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