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山区里的眷村遗迹──眷村的光阴故事(一)

2011年,龟山眷村文化节,宪光二村开放免预约参观,首日就吸引民众来体会眷村怀旧气息。(甘嘉雯摄)

编者按:

台湾的眷村,见证战后70年历史。

在这里,流逝的是光阴,流传的却是最珍贵眷恋的记忆……

《寻觅台湾老眷村》作者缪正西,研究眷村历史文化已有多年,本书寻觅台湾、澎湖各地共65个国军老旧眷村的遗址,从国军在台第一个眷村黄埔新村、空军黑猫中队的建国一村,到文创活化成功的马祖新村、成为观光胜地的彩虹眷村等,介绍起源、发展、兴衰、人文与周边环境,从北到南一一细数记载,进行历史与故事的爬梳与介绍,并旁及部分的将官眷舍。见证国民政府军民来台近七十年历史,引领读者深入理解其时代背景及动人故事。

正文开始:

位于龟山区光峰路上的「眷村故事馆」,原为「陆光三村」自治会所在的「文康活动中心」。「陆光三村」乃兴建于民国五十七年(西元一九六八年)三月,是座有三百九十七户规模的陆军眷村。

当「陆光三村」原地改建为「千禧新城」时,在地的「桃籽园文化协会」结合了居民,于民国九十二年(西元二○○三年)间,成功争取保留了原「陆光三村自治会」的建筑──「陆光三村文康活动中心」,并且使之成为该年「桃园眷村文化节」的活动场地之一。民国九十三年(西元二○○三年)三月三日,「陆光三村文康活动中心」除经桃园县政府公告为「历史建筑」,也更进一步成了桃园地区首座「眷村故事馆」。

由于,龟山区原有十座眷村(陆军:贸易一村、陆光二村、陆光三村、精忠五村、宪光二村;联勤:克勤新村、贸商一村、明驼一村;空军:建国一村、建国二村)其眷村分布密度,在桃园地区仅次于中坜;因此,「眷村故事馆」一开始的规划与展示方向,就希望兼具包容性,而非仅局限于「陆光三村」一村而已。

「陆光三村文康活动中心」是座两层的建筑,大约建于民国七○年代左右;其成为「眷村故事馆」的初始,亦由「桃籽园文化协会」代为经营;后来,才改由地方政府招标委办经营。

民国一○三年(西元二○一四年)暑期,友人陪我前来,但因「眷村故事馆」进入长期整修,是以失望而返。民国一○五年(西元二○一六年)寒假,我再度前来(桃园县已经升格为直辖市层级的桃园市),才一圆心愿。「眷村故事馆」一进门就有个服务台,询问亲切的志工研究生后,方知已非「桃籽园文化协会」负责──因上一年度是由「铭传大学」的建筑所获准经营,而今虽已到期,但目前还是「看守代管状态」,仅等待桃园市政府再行招标确定后,就会进行交接。

《寻觅台湾老眷村》。(酿出版提供)

「眷村故事馆」依楼层,规划出两个展场空间:一楼为主题展示空间,二楼为长设展示空间。我到访的时节,主题展示空间的展出,是食衣的主题:食的部分,以图片展出了眷村美食、制作者的照片,并搭配有这些叔叔伯伯、妈妈们的简介;衣的部分,以照片与实物的展示为主,实物多属旗袍。

在参观过程中,我发现「衣的部分」,竟有一件越南国服(形似旗袍,但一律是高开叉且属长袖,材质为薄丝质布料;必须搭配同材质长裤穿着)排列在其中。我不知道,它究竟出自现在的「千禧新城」新服,或是原「陆光三村」的古董?若是古董,那就显示在原「陆光三村」的时代,眷属中应该就有越籍配偶了!

长设展示空间,是以固定的区隔,分出展示的空间,分别有书柜与阅读区、儿童阅读区、日据时期公学校照片展,以及原眷户拆下保留的红色木质大门、旧式钞票与自治会住户名牌一览表的实物展。其中,「自治会住户名牌一览表」,是以压克力板制成,再依号码插入书写各住户资料的名牌;它应该是「眷村故事馆」的特藏品。这样的「自治会住户名牌一览表」的古董,原是各眷村自治会中都有的东西,但在其他眷村博物馆却尚未得见!(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