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昔日眷村转型为移民博物馆──眷村的光阴故事(二)

2017年,宪光二村保留完整特色,是桃园龟山地区的地标。(叶臻摄)

离馆时,我在服务台取了「桃园城市故事馆」的简介翻阅,发现「宪光二村」距此不远。于是,在请教志工研究生后,依指示路线步行约十五分钟,转至大同路的巷子内。很快,我便来到位于明德路上的「宪光二村」。

「宪光二村」建成于民国五十六年(西元一九六七年),当时为拥有乙种三十户、丙种七十户的平房连栋式眷村。民国九十五年(西元二○○六年),「宪光二村」住户迁往邻近「眷改」而成的「陆光新城」;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宪光二村」经桃园县政府公告为「历史建筑」的眷村。

「宪光二村」是全台湾「国军老旧眷村」中,唯一获得保留下来的宪兵眷村,也是目前桃园市三座被全村保留的眷村之一。原先,龟山区的「精忠五村」也有希望被保留为「眷村博物馆」,但并未成功;因此「宪光二村」,就成了龟山区唯一被全村保留的眷村了!

「宪光二村」不仅是电视剧《光阴的故事》取景拍摄的地点,连国片《斗阵ㄟ》也跟进于此取景拍摄,甚至在此地举行了「开镜仪式」。这样的机缘,大大提升了「宪光二村」的知名度,成为热门的国军老旧眷村。

而民国九十五年(西元二○○六年)的「桃园眷村文化节」,也选中「宪光二村」,作为活动的场地之一,且活动中的「全国眷村研讨会」也在此举行。这次研讨会引发了全国眷村保留意识,促成了关心「全国眷村文化保留」的各界人士串联成联盟,「宪光二村」也因此得以在历史上留名了!

目前所见,「宪光二村」全村是由村底的ㄈ字形一栋,以及前排「一」字形的七栋(其中四栋与ㄈ字形等长)的眷舍,整齐排列构成;除了少部分有二层阁楼外,多属平房。村内左侧,还有三栋四层楼的公寓式「职务眷舍」;这三栋后期建筑,约为民国六十二年(西元一九七三年)至六十三年(西元一九七四年)间,陆续增建的部分。

如此的眷村建筑,在「宪光二村」中,形成新式楼房眷舍与老旧平房眷舍,截然对比的型态,默默地反映了时代变迁的痕迹。村中一棵大榕树,植于职务眷舍后方,正对应着与ㄈ字形等长四栋的旧眷舍;这样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小型广场。而大榕树旁的边坡护墙上,有着木条木板制成的国旗图案;但如今已残破斑驳,似乎是无言地面对着历史的过往云烟。大榕树树干垂下两条绳子,绑着一块木板做成的简易秋千──令人想起当年,这里大概是村民聚会地点与儿童嬉戏的地方。

「宪光二村」一进大门即见首栋长平房眷舍的屋墙,其上有标语,写着:「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常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这具名由「大同社区理事会制」的标语,显然富含着养生的哲理于其中。

民国九十八年(西元二○○九年)八月起,「宪光二村」由桃园县龟山乡公所(今为「桃园市龟山区公所」)「代管维护」;但必须每半年再向国防部申请一次,才能继续行使「代管维护」权。因此,若欲来村参观,就必须先办理申请,经准许后,方得依规定时间前往参观;所以,它是属于非正式对外开放参观的「国军老旧保留眷村」。

截至目前为止,已有大陆「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林铺镇大同村」组团前来参观过;而且,是在「龟山区大同村」村长郑清木的陪同下,进行「宪光二村」的导览参观。是否大陆人士来访,皆须由台湾相关人士代为申请,可能还得详问方知。

我来的时候,正好遇到影视制作公司进行录影中,因而得以随之入内参观,其制作人蔡先生,还是前民视电视剧《嫁妆》的执行制作;由于我俩都成长于台湾南部,算是乡亲,彼此于是亲切地聊了一下。这可说是意外的邂逅。

上网查了资料,得知当局规划「宪光二村」,成为未来的「龟山区眷村博物馆」。当然,「宪光二村」如何与目前的「眷村故事馆」做出区隔,共同为保留国军老旧眷村的工作尽心,也许仍须仔细思量了!

后记:民国一○八年(西元二○一九年)十一月,桃园龟山宪光二村,开始进行整修工程,预计三年后启用为「移民博物馆」。「龟山眷村故事馆」现为「养鸡协会」接手经营;民国一○七年(西元二○一八年)三月二十七日,我应邀演讲「龟山眷话外一章──黑猫眷村」。(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