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儿童脑炎 早期防治(杨昆德、林达雄)
考量全台已进入大规模流行阶段,为防范儿童重症风险,指挥中心表示,已召开专家会议,并订定「儿童临床处置相关指引」。(图/示意图,记者黄世麒摄影)
对于儿童此次受新冠病毒感染的严重病情,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说:「没想到!」指挥中心已速公布儿童重症指引和筹划重症儿童基因分析,但此番努力仍让焦虑的家长们无所适从!
婴幼儿感染造成致命脑炎,在肠病毒或流行性感冒也常见。近日小儿科权威与卫福部前部长林奏延对儿童脑炎的医治紧急呼吁:「应及早找出治疗时间点,尤其儿童治疗不只要救活,更要『没有后遗症的治疗』。」
以下就3种不同病发时程、致病机转和防治策略,提供学童父母与相关医护人员「早期」防治婴幼儿致命脑炎的参考。
一、急性猛爆性脑水肿:好发于感染的早期,在儿童流感、肠病毒和新冠病毒均有文献报告,且东方儿童较多。来势快又凶、多半先高烧后,在基因体质对发热敏感者,导致脑部的粒线体功能下降,脑神经受损,同时因持续高烧使血脑屏障崩解,这些因素加成造成全脑水肿而持续呕吐和抽搐,病理解剖发现扩散性脑水肿,脑压高而少有发炎或病原的踪迹。
预防之道在避免感染,或感染后避免发烧。注意补充能量,避免饥饿时能量耗损,影响粒线体功能,让血脑屏障正常运作,防脑水肿,需要重症加护专家降脑压和控制抽搐。
二、病毒性脑炎:幼儿有先天免疫缺陷或免疫发育缺失,例如早产儿没经胎盘获得保护抗体或免疫低下者抗体不足,面对感染后,病毒易由鼻腔或血液扩散到脑部发炎,病理可见脊髓液或脑部有病毒和淋巴球的侵润,即病毒本身在致病。
预防之道在于早期检视病毒量和免疫力,唾液或血液的病毒量(Ct值)与中和抗体,最好3天内使用抗病毒药或用对抗此病毒的特殊高效价单株抗体;若此抗体已被免疫逃脱而呈无效时,宜考虑高抗体效价的恢复期血浆。
三、坏死性脑病变:时程上是感染后,因免疫病理出现脑部(深部脑灰质和脑干)组织坏死为主,看不到明显发炎,但可能合并全身性细胞素风暴(而非病毒本身致病)和侵犯多器官,尤其东方人多,在流感、肠病毒、细菌、霉菌和新冠病毒感染的有些个案有家族病史,可能与免疫基因体质相关。此不同于急性出血性脑炎(会在脑组织看到出血和大量白血球浸润于脑的神经髓鞘)。
预防之道要避免有家族史或基因体质者感染,或在感染后但未发病之前早投予抗病毒药,避免后续引发免疫病理致病。针对免疫细胞素风暴,也得早用脉冲类固醇、静脉球蛋白(IVIG)或标靶细胞素治疗,效果较佳。
综言之,由于婴幼儿难有疫苗或药物可用,且流感、新冠肺炎、肠病毒均是RNA病毒易突变,可预期疫苗和单株抗体也会被免疫逃脱而失效;未来防疫最难处仍是免疫弱势的婴幼儿!须对不同儿童脑炎致病机理,早期正确给予积极退烧补充能量、抗病毒药或抗体、或用免疫节剂,让儿童健康在疫情流行时不受伤害!(作者杨昆德为马偕儿童医院研究室主任、台湾过敏气喘暨临床免疫学会理事长,林达雄为马偕纪念医院儿科部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