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后梅克尔时代的欧盟(江静玲)
范德赖恩。(图/美联社)
捷克国会大选上周末结束,反对联合阵营胜出,执政右翼民粹政党落败,捷克共产党也在二战结束以来首次被踢出国会。捷克本次国会大选是继月前德国大选后广受瞩目的选举。相较德国,捷克非欧洲大国,也非欧盟主要国家,但却是当年点燃欧洲推翻前苏联共产社会主义统治的星星之火,捷克这次选举结果透露出后梅克尔时代的欧盟将面临各国政治重整的新挑战,欧盟若无法适时统合,迈向分裂恐不可免。
作为欧盟政治羽翼,欧盟执行委员会主席范德赖恩在本届联合国大会开幕的同时,在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发表了年度欧盟国情咨文,为未来一年的欧盟政策定调。她的演说长达50页,中欧关系仅蜻蜓点水地植入半页,称中国是竞争者也是对手,强调人权不可贩卖,但仍希冀遭欧洲议会搁置的「欧中贸易协定」可顺利过关。另一方面,欧盟宣布启动全球通道,以期抗衡「一带一路」,实际上,与其说欧盟启动这项新政策在于抗衡中国,不如说是回应美国的国情咨文而已,因为欧洲各国面对所谓的全球通道策略,各有一把算盘。
范德赖恩是梅克尔一手扶植的德籍欧盟领袖,她的国情咨文令许多人感到失望,因为她在许多当前欧盟政治问题上刻意保持沉默。从这个角度观察,她在演说中提的愈少的议题,就是欧盟愈感棘手的事情,这些事在未来、甚至这一年内发酵成为欧盟政治激斗因素的可能性就愈大。
除了欧盟对中政策着墨有限外,范德赖恩大力宣扬欧盟疫苗接种策略步入正轨,超过70%的18岁或以上的欧洲人已完全接种了疫苗;欧盟经济表现良好,2021年第2季欧盟的GDP增长2.1%,失业率正在下降。她没有提到的是欧盟的法治和财政改革─欧盟如何面对波兰政府对司法部门的攻击,如何防止匈牙利和斯洛维尼亚民主持续倒退;因应疫情暂停的欧盟监管成员国预算赤字和债务的《稳定与增长公约》部分内容,接下来该如何调整?新冠疫情凸显改革的迫切性,但政治上却更棘手,原本失衡的南北欧经济间隙将更大更深。
范德赖恩演说中没有提到的另一个话题是欧盟建军,仅避重就轻表示,欧盟需要为建立欧洲防务联盟努力。美国8月从阿富汗撤军,以及美、英、澳达成的新安全协议(AUKUS)让欧洲领导人相信欧盟需要更独立。但欧盟组建军队对许多成员国是一个具高度争议的问题。法国总统马克宏倡议欧盟建军,雄心勃勃推动国防和工业政策计划;中欧和东欧成员国不支持欧盟大型防御计划,但愿意探索可以对抗俄罗斯影响的方法,波罗的海国家也有心遏止俄罗斯,近年来一直积极推动欧洲网络共同防御政策;欧盟南部国家则主张战略自主,因为这样不会惹恼美国。
后新冠时代过渡期对全球领导人将是一大考验,欧盟也不例外。随着梅克尔离开政坛,范德赖恩有机会越过梅克尔的阴影,跟法国协商欧盟战略自主的目标,确保欧洲不会在这个国际合纵连横至关重要的时候错失良机。
接下来几个月,随着德国组建新政府和法国接任欧盟部长会议轮值主席,以及欧盟其他成员国内的政治变化,布鲁塞尔若未能提出一套具体且有效的策略,欧盟将很难避开一场新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