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决战北桃竹 仍有变数(黄丙喜)
2022年九合一选举昨日截止登记,将于11月26日投票,今年除了国民党与民进党拚战外,还新增民众党参战,企图瓜分蓝绿传统版图,上演一场三国演义争霸战。(本报资料照片)
年底的九合一选举,台北、桃园和新竹市长的选战是全台关注的焦点,蓝绿白三党在此三个城市的胜败,对今后台湾政治可否走出第三条路将有一定的意义。
今年选情虽冷,但一些竞选招数仍有看头。争取连任的县市长有在位者的优势,选战打法和挑战者自然不同,这在侯友宜、卢秀燕、黄伟哲、陈其迈、徐榛蔚和饶庆铃等6位县市长的选情上清楚展现。
以新北市长侯友宜为例,因为民调大幅领先,他基本不和对手林佳龙对阵,即或被挑起恩恩、学历等旧案,也四两拨千金冷处理,不让对手被炒高声量,转而集中宣传科学园区、跨国产业、幼托教育、亲子公园、环保绿化、银发照护等民众有感的政绩,还善用领先者优势,跑到别的县市去母鸡拉小鸡,拉高胜选底气。
以台北市长选情来看,民众党台北市长候选人黄珊珊的竞争优势是她3年的副市长经历。当前世界环境瞬息万变,民众期待政府能快速反应,市政府涉及事务繁杂,等于一个小内阁。黄珊珊强调市政不能延迟,要无缝接轨,有一定的说服力。比起民进党候选人陈时中,虽说有中央行政经验,但如今深陷在高端疫苗的泥沼中,显然不易脱身。
至于首长卸任的县市,因为是新局面,竞选相对激烈,尤其这次民进党和国民党可说是决战桃园市。民进党候选人郑运鹏被认为是帮郑文灿打代理人选战。这个框架对他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承接郑文灿的施政光环和人脉;坏处是,他能自我发挥的空间反而限缩了,特别是源自民运的反骨力,也在郑宝清的夹击下被大幅抵销了。
相对地,国民党候选人张善政的选战打法难脱马英九式的温良恭俭让,至今没能拉开和对手的差距。另两位候选人赖香伶、郑宝清的客家背景,加上社运老将的冲劲,对张善政和郑运鹏的选情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要挑战高满意度的县市长,那就更不容易了。但在民众因疫情苦了近3年后,若能苦民所苦,也许能有所突破。蔡其昌、林佳龙都是民进党中生代,前者在台中,后者在新北市,先前都是猛批现任地方首长,最近却都改打民众有感的软性诉求,若再透过网军助攻,后劲不容忽视。而且民进党的陈水扁、陈菊和谢长廷都曾靠选前几天的短片或耳语就一夕翻转选情。侯友宜和卢秀燕胜算虽大,也是得小心应战。
「抗中保台」是民进党的护身符,大小选举屡试不爽。在11月26日投票日之前,中美对抗的局势很难舒缓。行政院长苏贞昌面对绿营选情趋冷,高唱「学基辅」,再度操弄芒果干。中国大陆如果误判台湾民情,又会变成民进党最佳的助选员。选情多变,但攸关百姓福祉,大家得格外珍惜手中的一票。
(作者为国家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