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民主峰会的台湾价值(王钦)

我国获邀参加「民主峰会」,但美方仅核准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与政务委员唐凤与会。图为驻美代表萧美琴主持今年的双橡园国庆酒会。(图片摘自萧美琴脸书)

美国宣布12月9、10日在线上举办的「民主峰会」将邀请台湾与会,此事迅即引发大陆官方的强烈抨击,外界也担忧此事会在两岸之间再掀波澜。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再度运用民主人权工具,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政治操作愈来愈多,此番邀请台湾参与,显然是想进一步巩固美台的意识形态连结,形塑双方基于价值观展开合作的外在形象,并为双方加强往来提供更多的正当性依据。

不过,意识形态毕竟只是工具,自然不能冲击美国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在中美正改善关系的当口,中美之间的正面交锋有减少趋势,美国更希望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来制衡中国大陆,例如立陶宛、例如台湾。或许正是基于这一考量,美国虽然邀请了台湾但也做好了危机控管,明确不会邀请蔡英文,而是只让其代表参与,从而避免大陆采取激烈举动做出报复。对美国来说,只是需要台湾充当向大陆施压的工具,而不是真的需要跟台湾讨论什么有价值的话题。

虽然这些年蔡政府惯于吹嘘其任内美台关系的提升,但了解中美台三边互动历史就会知道,此番美国的政治操作恰恰证明了美台关系的大幅度倒退,美国愈来愈不敢对台湾采取实质举动,而更倾向于做一些没有意义的象征性动作,台湾更是成为美国政客和其他国家政客用来进行政治炒作、实现内部政治利益的场域。

远的不说,就在柯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就曾采取过许多现在看来非常越线的动作,1995年6月柯林顿政府决定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打破不准台湾高层访美的禁令,而在此前,柯林顿还曾亲自向大陆领导人承诺不会允许,结果很快就颠覆了这一承诺。这也显示就在20多年前,美国在两岸问题上还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哪怕是明确的政治承诺也可以轻易打破。与其说这是美国政客的品质低劣,倒不如说美国的任性,在中美实力对比仍然悬殊的情势下,美国并不在意可能招致的后果。

如今这种事当然不会发生,如今的拜登政府当然不敢做那些自我打脸的事情,只能采取一些小动作进行政治炒作,拜登在与习近平的视频会晤中亲口说出不鼓励台湾独立,在此后的受访中,拜登又再次向记者做出上述表示。事后白宫的简报中没有明确承认这一点,这也让台媒抓到可以炒作的点,借机攻击大陆在歪曲报导,更有不良媒体歪曲解读拜登的用词,最终被拜登用清楚明确的词汇打脸。

这次民主峰会也是如此,前期的铺垫渲染最终还是以台湾的象征性参与收场,只能证明台湾对美国的工具性价值,而台湾却丝毫没有获取的实质利益。当然,台湾没有实质利益并不等于蔡政府没有,恰恰相反,蔡政府当然可以获得实质价值,因为这一次参与可以被拿来进行大内宣,进一步向台湾民众洗脑,渲染台湾与美国关系的改善,从而继续巩固蔡政府的执政基础。这也不得不说是台湾政治环境的悲哀,选民和反对党都无力反抗,揭露和批判都显得虚弱无力,整个社会都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中自嗨。当这场民主峰会过后,一切如常,大陆会继续采取行动要求企业、个人摆正自己的政治立场,留给台湾社会的选择空间,当然也就只会愈来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