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立陶宛掀波的算盘(王钦)

立陶宛与台湾发展关系遭打压,28国福尔摩沙俱乐部联名力挺立陶宛。(取自Gintaras Steponavičius脸书)

9月3日立陶宛正式官宣已召回其驻华大使,与此同时,欧盟多国驻华使节也一起亮相并为她送行,想要向外界展示欧盟方面对立陶宛的支持。这一幕并不是最近的第一次呈现,就在大陆宣判加拿大间谍案之际,也有25个国家的50位外交官齐齐亮相,表达对加拿大的支持。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惯例,各国用一种无成本的方式展示他们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

之所以突出「价值观」的重要性,是因为近来的诸多冲突对立,并不能完全用利益来解释,甚至可以说,许多国家在对中关系上采取的新行动,在经济利益层面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许多人所指摘的所谓充当美国遏中马前卒,其实也没有很大说服力,即便他们可以因此巩固与美国的关系。但在这个问题上,前提首先是他们选择了与美国站在一边。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在价值观或者意识形态上产生的对立,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在利益计算的可控范围之内。就以立陶宛为例,其与中国大陆并没有共同的议事日程,无需在关键问题上互通有无,双方也没有很深的经济贸易连结,即便是在峰值的2020年,大陆对立陶宛出口也不过18亿美元,而立陶宛对中国出口更是只有4亿美元,如果发生激烈对抗,双方的经贸损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而对大陆而言,实际上也没有采取进一步措施的必要性,立陶宛毕竟还是欧盟成员,对该国的升级制裁只会引发欧盟的反对,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已经被冻结的「中欧投资协议」,综合考量,大陆也不至于因小失大。

或许也正是充分计算了最大损害点,立陶宛认知到自己不会由此受到冲击,因此才会肆无忌惮的挑衅大陆,并伺机寻觅可以替代的新突破口。表面看来,立陶宛决定与台湾互设代表处并使用「台湾」名义,是这次冲突的起点,但实际上,立陶宛的寻觅早已开始,早在2013年立陶宛总统就曾会见达赖喇嘛,彼时就引起大陆的不满,一番调整之后才又恢复正常。到了2019年,立陶宛开始在国安议题上挑事,对大陆在立的影响力横加指责,同时还在香港问题上频繁表态,等到2021年,立陶宛在新疆问题上指责大陆,真可谓无役不与,充当了反中急先锋的角色,和许多国家都是国会议员的小范围政治操作不同,立陶宛是从政府层面采取行动。

外界可能感到困惑,这些议题都与立陶宛毫无关联,立方为何如此热衷?对立陶宛来说,首先从意识形态上确实可以找到更为契合的切入点,其次这些也都是成本极低但却可能带来收益的政治操作。甚至立陶宛在这一问题上稳赚不赔,因为站稳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立场,首先欧盟方面不会对其指责,反而会想办法予以支持,现在欧洲议会外交委员会也刚通过了涉台报告草案,提升与台湾的关系成为其未来发展趋势,立陶宛作为最先吃螃蟹的一方,帮助其他国家打了头阵,自然也能最先享受红利。更重要的是,大陆不会只针对立陶宛采取行动,直到各国纷纷效尤,严重冲击大陆利益而不得不升级反制举动时,大陆可能要通盘解决这一问题,届时立陶宛又能跟欧盟其他国家捆绑,一起面对问题或者一起做出妥协和调整。而这些,恐怕暂时还不在立方的议事日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