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救团团的两岸共识(王钦)
大猫熊团团脑部病变,接受精密检查。(北市动物园提供)
大陆赠台大猫熊「团团」传出罹患脑部恶性肿瘤,病情紧急,大陆国台办也回应证实拟选派2名诊治和护理专家赴台参与治疗和护理工作,而台湾相关部门均表态以最快速度核准各项申请。团团一直深受台湾民众喜爱,也被视为两岸民间交流大幅提升的象征,如今为了团团,两岸官方也暂时放下日益加深的敌意,为救治工作大开绿灯。
这当然能体现出两岸希望改善关系的态度,也证明两岸一直都没有升高民间敌意的原始动能。抛开政治分歧,特别是有意为之的政治操作,其实两岸没有理由走到今天这般不相往来的地步。恰恰相反,两岸加强合作和交流的动能非常强大,大到即便有政治阻隔和疫情冲击,也没有逆转这一趋势。中共二十大之后,各方又在揣度大陆武统的时间表或可能性,并且热衷于从大陆的人事布局中找到对台武统的蛛丝马迹。
但无论是根据人事来反映政策,还是通过政策来决定人事,其实都不过是细节安排,都要服务于大陆的整体战略。对大陆来说,在自己能够决定的范畴之内,当然是以国内政治为第一优先,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改善这些对大陆来说都是最高的政治议题,只有壮大了自身实力、改善了人民生活,才会确保大陆的长治久安。
虽然这次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不厌其烦地强调安全,但这主要还是体现为防守,其实同样是为了保护国内发展格局,避免外部挑衅和对抗冲击了这一格局。这从大陆对待俄乌冲突的谨慎态度就可管窥一二,大陆一直都试图避免自己卷入其中,即便大陆与俄罗斯的关系已经是公认的友好。
对待台湾议题也同样如此,与其关注二十大报告中个别字句的调整,不如多关注二十大报告中擘画的大陆发展蓝图,因为无论是中美关系还是两岸关系,最终都是要服务于这一更大的目标,而不是相反。
如果理解这一思路,就能理解大陆会抓住各种机会,增进两岸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无论是救治团团还是欢迎工商团体访问,都是如此,大陆绝不会关上交流的大门,也不会放弃与台湾各方政治势力沟通的努力。
多年以来,大陆常常指责两岸关系的症结归根究柢来自于民进党,后者只简单将之视为政治攻击,而从未真正反思,也没有深入理解大陆整体发展战略与解决两岸问题的辩证关系,这才导致了一系列的重大误判,将自己陷入各方关系升温的虚幻荣景中,殊不知台湾现在已变成各国被大陆制裁政客的投机场所,因自己无法与中国大陆开展生意往来,就只好到台湾寻找商机,这些代价一次两次看起来不多,但现在各国政客纷至沓来,再厚实的家底也不够用,而如果蔡政府不肯提供真金白银,也可以预料会受到反噬。
归根究柢,台湾总要面对如何直接处理与大陆的关系,对抗两岸民间交流的深层动能要付出太大代价,而且很容易被反噬。但无论如何,改善关系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台湾社会手中,如果民进党不肯妥协,那民间也应该有拨乱反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