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组联合内阁 先摆脱治理困境(陈冠安)

(合成图/中时资料照)

总统当选人赖清德日前在直播节目上透露,新内阁人事安排会秉持「民主大联盟」精神,不分党派来找人才,不一定要具备民进党籍,引发各界对「联合政府」的讨论。以2024大选结果来看,「赖萧配」只获得40.05%的得票率,民进党立委也只拿下51席,也就是45%的总席次,因此无论从总统还是立委来看,赖清德与民进党确实并未获得台湾多数民意的支持。

以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的民调来看,就有高达47.3%的民众乐见民进党完全执政的终结,仅32.5%不乐见。借镜过去的经验,事实上,赖清德要面对的政治格局也发生在2000年的陈水扁身上。当时民进党籍的陈前总统选择邀请国民党籍的唐飞来组阁。不过由于并未事先获得在野党共识,只是象征性角色的唐内阁普遍不被认为是联合内阁,最终结果不如各界期待,反倒黯然下台。

因此从民主政治和台湾当前政治需求的角度来看,组成联合政府,或是进行一定程度的跨党派合作,对赖政府的运作来说,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如果绿营仍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那在缺乏国会多数的情况下,未来执政将举步维艰。

虽然说,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数据显示有将近6成的民众希望可以组成联合内阁,仅2成不希望,但从目前蓝绿白的选战激情尚未褪去,各阵营干部与基层还在对立中,以及客观的政府体制限制来看,赖清德较大机率只能找到具在野党籍,但非一线政党人物的在野人士,或是广纳学者专家与意见领袖,降低蔡政府后期战狼的出征作风,尽可能减少朝野对立,以及多创造对话空间。

不过要达到这个目标,与其期待赖组成联合政府,倒不如借由选后来重构政党互动。赖清德作为即将上任的总统,以及现任民进党主席,其实可以考虑在上任前,邀请国民党与民众党主席,举办三党高峰会。这不再是总统大选的辩论、交叉诘问,而是针对当前台湾严峻的民生问题,包括能源、少子女化、反诈骗、劳保破产等议题,进行充分、深度的沟通交流。以台湾过去的政治实务经验来看,从议题来找共识,绝对比从权力分配、组联合内阁找共识来得更容易。

另外,虽然选举热情过去了,但包括对台湾宪政运作的改革,包括政府体制是否该转变为内阁制,以及当前聚焦的国会改革,比如增加不分区席次,其实都需要各政党放下执念,好好从长远来思考应如何进行。距离上一次宪改已经快20年了,从多数人民的感受来看,无疑对这20年间的政治运作相当反感。这其实也是民众党这次为何能透过讨厌蓝绿的主张,异军突起。

推动宪政改革,找出最合理的政治运作机制,以及寻求民生议题解决的共识,让台湾摆脱当前的治理困境,比起联合内阁或是权位交换,才是民心所向、民之所欲。

(作者为中华青年公共参与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