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八千里外的蔡习会

决策层战略考量

不过,历史上的任何重大突破虽然看似意外,其实幕后都有迹可循,关键在于决策层的战略决断。以尼克森访问大陆举例,若没有毛泽东基于引美抗苏的战略思考,以及美国打算解决越战问题的迫切需要,季辛吉纵使假装再多次肚子疼也没用。而说到马习会,更是得益于前7年两岸关系的大幅度改善,特别是两岸官方互动层级的累积式提升,最后才是依靠两岸二轨及一轨的协商来实现。

看看这两个例子就知道,为何李扁时期的密使协商会失败,而马习会却可以最终上演,另外也能推测蔡习会的可能性到底有多低。当前的两岸关系深处冰冻期已是既成事实,即便蔡英文现在迂回婉转地界定了两岸关系非属国与国关系,大陆顶多也是终于有了台阶可下,进而恢复正常的官方互动,而这种互动是说传真、电话的已读已回,绝不包括高层互访,甚至中层互访都不见得能实现。

更何况,无论是大陆还是蔡政府,现阶段也都没有会面的主观动机。对大陆来说,若能争取民进党的转向固然是重大政绩,但大陆也不至于以为摒弃原则为了见面而见面就能改善两岸关系。事实上,马习会的形式意义也远大于实质意义,是对马政府8年任期两岸关系改善的最终交代,更重要的是,短期内能够实现两岸最高领导人峰会的也只有马英九具备此资格,而蔡英文恰恰没有这个资格。这是因为蔡英文与大陆缺乏互信,另外她对改善两岸关系也毫无贡献,如果这样都能轻而易举的实现蔡习会,那将置国民党于何地?

蔡马无会面动机

再来说蔡英文,她就更没有改善两岸互动的意愿,诚然,基于维持现状的原则,特别是民意也不愿意看到两岸关系动荡,所以蔡政府并没有挑衅大陆的主观动机,但对蔡政府来说,当务之急是摆脱对大陆的依赖,于是才有经济上的新南向政策,以及政治军事上亲美日的战略抉择。也就是说,后两者是主动性的政策作为,而前者则是被动性的危机控管,因此很难说蔡英文真正有实现蔡习会的主观动机,除非她也想把诺贝尔和平奖作为职业生涯规画的巅峰。

既然如此,为何蔡英文自己也说不排除蔡习会,而现在又不断释放蔡习会有谱的讯息呢?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了应付社会舆论压力,她总要展现一下愿景,证明自己有能力处理两岸议题,这就跟下半年会有两岸重大宣示出来一样,只不过是画一张大饼,让大家缓解一下焦虑的心情。至于真正的蔡习会议题,当然还在十万八千里之外。不过这也并非难事,对孙悟空来说也不过就是一个筋斗的事,而对蔡英文来说,全盘翻转自己的两岸政策,或许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作者为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