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留学趋势洞察,匠心铸就行业明灯

新东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5月15日,新东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Visa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裴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新东方前途出国总裁孙涛,新东方国际教育培训事业部副总经理、上海新东方国际教育总经理李欢,新东方前途出国副总裁、新东方欧亚教育总经理俞仲秋,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总裁郝斌及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十年留学大数据,全方位展现留学新趋势

今年是新东方连续第十年发布针对留学群体的趋势洞察报告,全新升级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内容涵盖中国留学生现状、各国留学数据解读及规划、留学考试指导、国际课程解析、留学生就业意向及趋势、留学生海外学术需求、留学生海外消费支付行为等多方面,深入挖掘这十年来留学群体的特征与变化,全方位解读留学行业发展趋势,力求为广大留学家庭及计划留学的学子们提供专业参考。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新东方前途出国联合全球领先的数字支付公司Visa,与新东方国际教育、新东方欧亚教育、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以及全球领先的市场调研公司Kantar(凯度)一起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详细梳理十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和经验,全面展示不同阶段的留学群体从学习到生活,从学业到就业的整体留学趋势,真实还原留学现状,探寻留学行业发展新动态。

本次问卷调研覆盖32个省级行政区域和部分海外国家及地区,面向有留学意向的学生和家长、已有留学经验的学生,以及参与单位招聘的社会人士,共回收有效样本9413份。自2015年新东方首次发布留学数据报告以来,每一年调研样本数量持续攀升,截至目前已累计收获有效样本近7万份,丰富多样的数据不仅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十年里留学群体的“人群画像”,更为洞察留学行业发展趋势提供了有力佐证。

匠心沉淀,记录中国留学事业发展

作为新东方留学行业趋势观察的集大成者,在本次发布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中,还特别策划《留学报告十周年》特刊,收录了新东方国际教育板块下核心业务负责人对这十年留学行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他们以从业人的视角深入探讨包括国际化人才培养、留学考试发展变革与趋势、欧亚留学及艺术留学兴起等多个话题,阐述十年留学为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强劲动力,为国际教育行业相关从业者提供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

这十年来,中国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有力助益。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留学事业的发展,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留学人数不断攀升,回国浪潮持续翻涌,留学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

这十年间,在教育国际化背景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感受不同的知识体系、教育方式和人文环境,与世界各国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他们的留学目的、留学规划与深造就业选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报效祖国的理想与求真务实的心态相互交织,在不断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面对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尽管国际环境依然波谲云诡,但中国家庭对于留学需求依然旺盛,国家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依然强烈。新东方不单是关注如何申请到好的院校,更是时刻关注留学群体的需求,不断创新开拓,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合作新方法、新模式。

踔厉奋发,把握国际教育新方向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新东方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密切观察着留学行业的趋势走向,通过构建“出国留学-回国就业”的留学闭环,打造一站式留学服务,力求为中国学生及家庭提供更全面、细致的留学指导。

自2015年首次发布针对留学群体的数据报告以来,新东方以专业权威的调研数据和一线从业的经验积累,见证了我国留学行业十年发展巨变。这十年来,新东方坚守初心,充分发挥国际化人才发展平台优势,整合多方优质资源,为帮助更多中国学子追求个人理想、提升个人能力、开拓国际视野,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参考。

过去的历程在不懈努力中铺陈开来,未来的篇章在持续的拼搏中不断书写。新东方也将继续发挥教育企业的领军优势,持续挖掘中国学子的留学需求,以优质的服务帮助更多中国学生走向世界,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中的数据亮点:

留学市场恢复常态,大众化趋势不变 普通家庭在十年里成为留学主体

对比近十年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意向留学生家长的职务为“一般员工”的家庭自2018年起成为了主要留学群体,在2022年占比高达45%。这种趋势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留学变得更加大众化、常态化。

不过在2022年以后,“一般员工”和“中层管理”的家庭占比连年都在下降,“中层管理”家庭下滑速度尤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紧张,部分家庭资金缩水有关,精英家庭受相关因素影响相对较小。相信随着未来经济情况的好转,会有更多家庭愿意支持孩子出国留学。(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5页)

18-21岁人群留学意向更强烈

从年龄来看,中国意向留学人群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1岁。虽然在2023年之前,该阶段占比有逐年下滑趋势,但随着留学逐渐回归正轨,这部分人群留学意向在2024年大幅反弹,人数占比恢复至2020年水平。(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2页)

私立学校加速转轨,“双非”院校学生占比达十年峰值

十年中,公立学校学生占比在中小学意向留学人群中始终在60%以上,一直是低龄留学人群的主体。同时也能看到,来自私立学校的人群占比在不断攀升,这也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早早就为孩子做了升学规划。而且,国内的私立中学大多为寄宿中学,家长也普遍希望在中学阶段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考察,评估他们是否能适应海外学习生活。

在本科及以上意向留学人群中,来自国内普通高校的学生占比趋于稳定,在半数左右。不过在2024年,来自国内普通高校的人群占比飙升,从2023年的49%一跃至57%,增长了八个百分点。可见伴随着国内“学历内卷”形势的加剧,有更多国内普通高校学生期待通过留学来帮助自己提升学历背景,丰富个人履历,以此提高未来求职、就业竞争力。(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2页)

十年间,英、美交替成为最热门意向留学目的地

在2015年到2024年这十年里,美国、英国一直是热门的留学国家选择。在前五年,美国凭借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教育实力,吸引了不少中国学子前往留学深造。然而在后五年,英国则在凭借较短的学制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取代美国成为最受意向留学人群欢迎的国家。(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5页)

院校排名关注度居高不下,就业、学费影响加剧

从连续十年的调研数据不难看出,意向留学人群很重视院校的排名。与此同时,就业率、学费影响力的涨幅也非常明显。特别是在2020年之后,伴随着就业压力、经济大环境及通货膨胀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择校时会将毕业后就业率和学费纳入考虑范围。

对意向留学人群来说,除了专业本身带来的就业优势外,院校排名越高、在求职竞争中就越有利,可选择的范围也更大。可以说,就业对择校的影响愈发强烈。(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7页)

平均家庭收入和留学预算均上涨,欧亚地区留学性价比受关注

2024年,中国意向留学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45.4万元,平均留学花费预算为52.8万元.不论是家庭收入还是留学预算,同比2023年均有上涨。

此外,在意向留学家庭眼中,留学美国、加拿大的花费预期是比较高的。这与美国及加拿大的学校学费较高,物价上涨不无关系。不过,美国及加拿大学校的奖学金项目也非常多,部分国家及院校提供的奖学金甚至可涵盖学生的全部学费及生活费。

欧亚地区院校一直以来就以高性价比为优势吸引了不少留学家庭的目光。在2024年,欧亚地区留学花费预算低于30万元以下的家庭占比在30%-40%之间,且90万元以上占比低于20%。可见,欧亚地区的留学费用相对适中,非常适合工薪家庭学生前往就读。(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10页)

留学意向产生阶段提前,“早规划、早录取”成趋势 留学意向产生阶段提前,低龄化特征显露

本科一直是中国留学家庭萌发留学意愿的主要阶段,占比超四成。不过,近两年留学意向低龄化特征重新显露出来,在高中阶段萌发留学意愿的人群占比自2020年起有了回暖的迹象,这与海外学习经历人群增多有关。有更多家庭会让孩子在初高中阶段参与海外高校组织的暑课,或是学校组织的冬/夏令营,从而也激发了孩子们对海外学习的兴趣和向往。(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11页)

提前两年准备留学申请成为趋势,“早规划、早录取”成主流

尽管大部分人仍然是提前一年甚至更短才准备留学申请,但“早规划、早录取”概念也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意向留学家庭的践行标准,计划提前两年及以上准备的人群占比越发接近50%。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由于疫情的反复和加剧,部分申请人临时改变选择,延迟了自己的留学计划,进一步拉长了自己的准备时间。但在近两年,留学申请的准备周期也开始恢复。(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17页)

海外学校授课方式成为留学优势,优质教育体验受到欢迎

意向留学人群对于留学优势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留学带来的“思维方式”“教育资源”“教育理念”这三方面,仍然是吸引学生留学的主要优势,占比均超六成。

与此同时,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国外学校所倡导及采用的授课方式是留学带来的优势。大部分海外学校会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活动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与互动交流,并通过不同的评估方式如作业、演讲、小组项目等,来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正逐渐获得更多意向留学人群的好感,成为亮眼的留学优势。(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14页)

好录取、好毕业、好口碑的专业更受青睐

意向留学人群在专业选择上也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的影响。在留学市场逐渐放开后,就业前景的重要性也随之回升,兴趣和与自身教育背景适配度的重要性呈下滑趋势,不再是选择留学专业的决定性因素。与之相反,录取率高、毕业率高、口碑好的专业受到更多人青睐,“过来人”经验或专业团队意见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18页)

回国发展始终是主流,求职越来越求稳 回国就业连续七年成毕业生主流选择,研究生意愿更强

根据对意向留学人群未来就业选择的长期观察,近七年来,不论是本科留学生还是硕博留学生毕业后回国就业都是主流选择。其中,硕博留学人群对回国就业的意愿,尤其是毕业后马上回国就业的意愿更加强烈。国内就业机会选择多,经济发展有潜力,且在近两年针对归国留学人群陆续颁布了多项落户利好政策,这也是吸引更多留学人群回国发展的原因之一。

总体来看,留学生回国发展成为主流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24页)

教育与计算机取代金融成为热门就业行业

根据2024年调研数据显示,意向留学人群期望的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教育与计算机行业。但从连续五年的调研数据来看,金融行业的占比呈下降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对教育与计算机行业的关注度上升。这两个行业以稳定和高薪为主要特点,符合当下大部分求职者的主要需求,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留学生的关注。(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25页)

求职平台向社交媒体转移,小红书成“新宠”

在求职平台方面,传统招聘网站单向传递招聘启事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已留学人群的求职需要,他们更希望在投递简历前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因此在求职平台的选择上也从传统招聘网站转移至社交媒体。2024年,小红书与微信公众号大幅超越招聘网站成为已留学人群获取招聘信息的主要渠道。(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28页)

本硕留学生的首份工资与预期工资均相差2000元以上

根据2024年调研数据显示,本科留学生的首份薪资总体在5,000-14,999元之间,而硕士留学生的首份薪资主要集中在7,000-14,999元之间,起薪点相对更高。值得注意的是,从本科留学生的期待薪资趋势中也能看出,他们普遍对自己报有较高的自信,对15,000元以上的高薪期待占比与硕士留学生相差无几,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很难从首份工作中就获得如此高的薪水,而部分硕士留学生则存在一定机会。从平均工资来看,不论是本科留学生还是硕士留学生的期待薪资均高于实际首份工资,且差距在2,000元以上,理想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28页)

创新性、表现力是留学生求职最大优势

从2024年调研数据来看,留学生在创新能力、表现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上都备受用人单位好评,且用人单位对留学生的评价普遍高于留学生自评。不过,留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比较自信,这两点在用人单位看来优势有限。(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414页)

用人单位对留学认可度更高,留学生更加“不可或缺”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留学热度在经历了短暂的回落之后,连续三年保持上涨的态势。

从招聘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招聘留学生,各用人单位对留学生持欢迎的态度,并且有36%的用人单位认为留学生“必不可少”,这也进一步凸显了用人单位对海归人才的高度认可和需求。(详见《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P412页)